武汉市政府新闻办8日召开记者会介绍,该市将通过22项具体举措,全面激活长江「黄金水道」潜能,加快构建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中新社报导,《武汉市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近日发布,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升级、航运服务提质等方面着手,推动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当前,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成果丰硕:2024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占长江中上游港口的33.7%,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首创长江中上游地区至近洋直航班轮运输,直达日本、南韩、俄罗斯、越南、印尼等国家;累计开辟超50条多式联运信道;规模化、绿色化千箱级船队初步成型。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贺敏介绍,根据《行动方案》,武汉将打造以阳逻枢纽港为内核,花山港、经开港、金口港为支撑的集装箱物流群,以武汉经开—江夏—白浒山港区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集群。完善港区联信道路,持续推进铁路进港区、进园区。
《行动方案》提出,构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建设以长江新区为内核的航运基础产业集聚区,以江汉区为内核的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以及以江岸区为内核的航运文旅示范区,实现航运服务业规模年均增幅超25%。同时,武汉还将打造立足长江中游、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国家级航运交易所,推进精细化航运金融发展,推动船舶融资等金融产品落地;鼓励开展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优化航运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