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的实习,让我体会到大陆法律工作者将条文转化为解决方案的专业智能。上海律所的全球化与创新性,也让我对法律行业的未来有了全新想像。」在8日举行的第八届静安区「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项目启航仪式上,台湾东吴大学法律专业学生林妍君如是说。
新华社报导,一周前,这位台湾女孩抱着「突破舒适圈」的心态来到上海,成为实践基地的学员之一,跟随国浩律师事务所资深带教律师,学习跨境并购、海外投资等法律实务。
林妍君参与的这个实践基地,由上海市静安区依托区域内知名律师事务所资源优势搭建,旨在为两岸法学领域青年人才提供交互互学互鉴的平台,鼓励有志从事两岸法律事务的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到大陆创业就业。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有台湾大学等13所台湾高等院校的百余位法律专业学子在基地完成了「职场初体验」。
今年的「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以「AI、出海、未来」为目标,12位台湾学员通过沪台两地视频面试入选。除7家律所安排资深律师带教外,华东政法大学也派出志工助力,后续还将联合基地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据介绍,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将紧扣法律与AI融合趋势,开设AI法律应用课程,设计国际商事仲裁、跨境投资合规等实战模块,并添加法律科技企业、跨境服务机构作为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