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老伯夫妇在上海黄浦区有一套市价估计过千万(人民币,下同)的产权房,由夫妇两人和其独生女儿施女士共有,今年1月在两老不知情下,被离奇转到独生女一人名下,还被女儿拿去抵押贷款900万,半年内需偿还,却已全部花光,两位老人可能无家可归。老夫妇向媒体求助后,查出是女儿和两名她称是中介找来的人冒充其父母完成的过户,已涉及刑事犯罪。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坦承电子亮证验证环节也存在漏洞,建议报警厘清谁是主谋以及责任。
据看看新闻Knews报导,由于施姓夫妇的女儿今年5月涉及经济纠纷,夫妇二人经家人提醒,去房产交易中心查找房屋产权情况,没想到,交易中心告知二老产产权已过户给女儿一人。施阿姨表示「当时就在房产交易中心大哭了,就差一点哭晕」 。
施老伯夫妇坚称从未参与过户,亦未现身办理现场。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则出示监控画面,显示1月20日当日有两名疑似冒名者现身并办理相关手续。施女士承认,现场并非其父母,而是由中介公司安排他人冒充。问及贷款的900万金流动向,女儿坦言200多万是被中介骗了, 500多万是办了一个枫叶卡(加拿大永久居民卡),并未与父母沟通处置细节,令双亲深感心寒。
登记中心解释,该案采用「电子亮证」方式核验身份,当时尚无完善系统辨识机制,仅靠人工目视查验,存在漏洞,目前已修正为机器辨识。施阿姨指出,当时曾因女儿谎称需办理美签担保而提供验证码,疑为授权遭滥用的关键。法律界人士表示,类似情况中子女若非为父母利益行使授权,涉及伪造、诈骗等行为时,将触犯刑法。
针对事件,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建议施姓夫妇尽快报案,并承诺保存全部监控数据,全力配合调查。若最终确认为冒名过户,施女士、中介及冒用者将可能面临伪造国家证件、诈骗等多项刑事指控。该事件也再度引发社会对电子办证安全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