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雕,是中国福文化、桃文化与微雕艺术相结合的瑰宝。作为「核雕之乡」的河北永清县,其工艺在核雕艺术中独具特色。当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不仅成为核雕产业的重要代表,更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核雕不只是核桃雕刻,它包含植物的果核、种子雕刻。」永清核雕文化园负责人李春明表示,永清核雕历史悠久、源于北宋,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在技法上,当地核雕以刀工细腻、构图精巧闻名,作品题材涵盖人物肖像、花鸟鱼虫、山水园林、宗教神话等传统元素,再延伸到一系列活动、组织的组图。
永清核雕产业发源于别古庄镇,并以该镇为发展中心,80%村民从事核雕手艺,有2000多家企业、小作坊、工作室,从业人员约4万人。「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几万人的产业,作为当地一个特色手工产业,现在知道永清核雕的人愈来愈多。」李春明并提到,在中国六大核雕基地中,永清的产量最大,其核雕产品占据中国80%以上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永清核雕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开发出核雕手串、挂饰等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此外,永清于2016年对外开放「永清核雕文化园」,是中国北方唯一集核雕生产、批发零售、电商直播、展览展示、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核雕基地,产品销往各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据了解,永清核雕艺人突破传统观念局限,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技艺传承与推广,成就了中国规模最大的核雕基地。当地通过多元化的传承模式,包括「工厂师徒制」、「工作室师徒制」、「家族传承」以及「学校培养」四种方式,创建起完整的技艺传承体系。在传承过程中,注重对学员技术培养的同时,更重视将学员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的杰出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