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温州有市民反映,收到通信运营商宽带费用催缴短信,指因欠费逾期,身分证信用材料可能受影响,将无法购买高铁、机票、养老保险等,还影响子女求学。短信被曝光后,电信公司称是「善意提醒」,网民质疑这是「恐吓式」催收,电信商无权认定用户为严重失信主体。有媒体评论称,「杀气腾腾的信用恐吓,算什么善意提醒」。
来源:YouTube
温州都市报报导,近日,市民徐女士在微博上晒出的一条电信宽带「欠费催缴」短信,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短信内容中提及的无法购买高铁、机票等,往往与失信惩戒措施相关,市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运行人,法院会将其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即「老赖」,并对其实施限制高消费,「『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确定必须基于相关法律法规,且经相关公共管理机构认定,一般企事业单位不具备相关职能」。
报导指出,温州电信工作人员表示,徐女士的「信息是营业厅发的。违约长期欠费、一直没有缴的话,会在个人名下留下征信纪的」。如果欠费没有及时处理,系统会自动上传。
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欠费逾期尚未纳入到征信中,「假如有欠费,只要把钱缴了,问题是不大的。短信主要起到善意提醒的作用,可能各个网点在操作过程中会有所不同。」
齐鲁晚报刊登评论员王学钧文章指出,「宽带欠费逾期影响子女求学」,这算什么「善意提醒」。短信短短几行字,貌似很客气,实则「杀气」腾腾。意思就是,别再拖了,今天就乖乖地把宽带欠费给我交上,否则有你的好果子吃。这可不是正常的欠费催缴,而是一种煞有介事的「信用恐吓」。
文章说,以滥用征信的方式搞催缴,这是越权违法,也对用户不敬。涉事运营商相关负责人竟一脸淡定说成是一种「善意提醒」。这也太轻描淡写,太强词夺理了。
对此,网民纷纷表示,「欠费不该,但连坐子女有点狠」、「运营商这波操作有点迷」、「维持良好的个人征信不应该是正确的吗?」、「一个电信公司就能掌控未成年人的受教权?那这公司的客户真够可怜的,办个宽带而已,把后代的受教权都押上了」、「威胁就威胁,善意提醒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