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一事,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通报称,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人民网评论指出,在风波有演变成风暴的趋势下,舆论想听的不是「她不是谁」,而是「她是谁」,并促当局回应舆论。
来源:阿龙说丑态
人民网评论指出,此次由「亮证」引发的风波,包含两起事件:一是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另一个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两起事件交织一起,互相助燃、持续发酵,有风波演变为风暴的趋势。
此事之所以变得沸反盈天,是因为击中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目前,由于相关信息呈现得不够充分,很多细节尚需求证,不宜简单下结论。
事发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奔驰女司机一言不合就亮证,出于何因?亮证后,直接报出对方的家庭住址和姓氏,是如何获得信息的?此后,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又是怎样的情况?面对热燃的舆情,奔驰女司机不能失语,当地有关部门不能「失位」。
评论称,此次风波不仅涉及有关公职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形象,还涉及执法公信力。公部门碎片化发布消息,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工作开展和发挥回应舆论的作用。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映射当地调查工作不够系统、全面。
澎湃新闻评论则指出,近年来的很多案例显示,「耍特权」事件的背后不仅仅只有作风问题。这一事件还有这5个未竟之问期待当局详细调查后向社会公布。第一,奔驰女司机亮的是什么证?第二,奔驰女司机是什么职务身分?第三,同车男子为何能当面说出他的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第四,派出所两名民警连夜上门要求删除视频并向奔驰女司机道歉是否属于出警行为?第五,奔驰女司机所驾驶的奔驰车是自有车辆还是借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