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惠州市商务局6日发布「惠州市商务局关于追回错发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资金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称,因审核疏漏,向28名旧车登记类型为货车的申请人错发了补贴资金。公告要求,错发人员须于25日前将补贴资金原路等额返还至原发放帐户。逾期未退还的,惠州市商务局将通过法律程序追缴,并纳入个人信用纪录。据统计,错发金额共计30万元人民币(约4.1万美元)。对此,惠州市商务局市场科工作人员8日表示,补贴资金的追回工作仍在进行中,具体退还人数及金额尚在统计。有媒体评论指出,政府纠错,别将风险都转嫁给老百姓。
据新京报报导,虽然错发的车主已完成新车购买手续,但由于他们置换的车辆为货车,不符合政策要求中的「乘用车置换」条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因为审核时出现失误,补贴审核工作为人工操作,由第三方机构运行,并表示将追究相关责任。
报导指出,惠州市商务局已经删除了相关通告,但在更新的名单中仍有列出28名错贴补贴金额达8000元至1万6000元不等的申请人的信息。为了防止国家资金损失,并便于各当事人了解情况,公告要求错发人员在25日前将款项原路退回,否则将面临法律追缴处罚以及信用纪录收损。
对于此次事件,惠州市商务局已表示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避免类似错误发生。至此,追回补贴款项的工作仍在进行中,涉及的金额和人数仍在统计之中。
对此,极目新闻刊登评论员屈旌文章指出,政府纠错,别将风险都转嫁给老百姓。一纸追回错发补贴的公告,本意是纠正工作疏漏、挽回财政损失,可那句「逾期将纳入个人信用纪录」的警告,却像一根刺扎在公众心头。很多网友都反问道:政府工作人员犯错,凭什么要老百姓拿信用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