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年初人形机器人在春晚一舞爆红以来,机器人产业已屡次登榜热搜「C位」。天眼查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全中国共有22座城市辖内集聚超过万家机器人企业,其中深圳领跑「机器人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导指,中国东部城市体量优势明显,深圳、广州、上海3城集聚机器人企业数量分别达到6万5千多家、5万3千多家和4万5千多家,领跑全中国。北京、苏州两市紧跟在后,辖内机器人企业数量均突破3万家。
深圳、广州再加上工业重镇东莞,3座城市让去年广东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24万台(套),年增31%,连续5年居全中国第一,占全中国市场总量的44%。
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戈燕红表示,广东拥有从AI芯片、传感器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以及超大城市群提供的丰富应用场景,这些都构成了企业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独特优势。
除珠三角外,长三角城市也在机器人产业板块交出亮眼表现,分别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合肥5城跻身全中国「机器人之城」前20强。以北京、天津两市为代表的京津冀也在机器人产业赛道拥有一席之地。
据国际数据公司(IDG)发布的全球与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数据,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4千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占据近半市占。
另,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9日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说,他在2022年前坚决反对做人形机器人。然而,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突破,客户直接下单的需求促使宇树科技转向人形机器人研发。
快科技报导,王兴兴认为,未来2到5年智能型机器人技术重心是统一端到端智能型机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超大批量制造,以及低成本、大规模算力。他表示,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翻番,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甚至未来2到3年突然一年出货几10万台,甚至上百万台也有可能。
王兴兴说,智能型机器人最关键挑战是「具身智能型机器人大模型」,模型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架构不统一,尚未出现重大突破,模拟AI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还处于「ChatGPT诞生前的一到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