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料巨头杭州娃哈哈集团传出正陆续砍掉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41.8万美元)的经销商,有些经销商已结束了与娃哈哈的合作,而有些则被并入大型经销商,引发了经销商之间的款项结算问题。
据第一财经报导,娃哈哈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上任之后,在她的「铁腕」策略下,很多经销商的销售任务大增。
报导引述湖南一名娃哈哈经销商处称,全年销售额任务从今年开始增加,比2024年增长了50%,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未完成销售额任务、连续出现负增长或者配置不达标等情况,会直接被取消经销权。
部分经销商指出,目前娃哈哈的渠道正经历「大洗牌」,冰柜投放不足成为导火索。江西省萍乡市的经销商王新,在今年4月被突然取消经销商资格。他表示「我做了15年娃哈哈,去年业绩超千万,今年却直接被砍掉了。」
一名山西运城市的娃哈哈经销商也说,如果连续两个月销售额不达标,可能会被取消经销商资格。
今年7月底,辽宁省某地仓库里,成堆的娃哈哈饮料箱已积压至屋顶。经销商李月说:「目前库存已超300万,正常应该是70万~80万。今年红茶换了包装后更难卖,7月任务60万,现在还差20万。」
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说,2024年9月,娃哈哈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暂停了他的合作资格。据吴永了解,取消300万以下经销商资格是为了「集成成大的经销商」。
对此,娃哈哈官方对此并未有明确说法。诸多经销商表示,由「大经销商」接管一些「小经销商」是此次「大洗牌」的背后模式之一,可能是治理一些区域经销商之间或涉及的串货、多角债务等问题。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娃哈哈遗产风波发生后,让娃哈哈好感度受到影响,对销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过,销量下滑不只是舆论变化的原因,品牌老化严重才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