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昨天参与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并发表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AI的能力发展还没有到出现ChatGPT那样的临界点。不过,他预计未来1至2年或者2至3年可以达到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最慢的话3至5年。
此外,他也表示曾坚决反对做人形机器人,直到2022年都完全没有做人形机器人,然而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突破,当时有客户直接找到宇树,愿意直接给钱下订单,这种需求促使宇树转向人形机器人研发。
综合快科技、21财经客户端报导,王兴兴表示,今年上半年整个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得益于市场和政策的支持,整机厂商,包括零部件厂商,至少平均每家企业有将近50%到100%的增长,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一件事情,就是从需求端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王兴兴认为,未来2到5年智能型机器人技术的重心,是统一端到端智能型机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超大批量的制造,以及低成本、大规模算力。
他表示,未来几年,每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翻番,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甚至可能未来2到3年突然1年出货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也有可能。
王兴兴指出,机器人行业今年以来发展速度惊人,但智能型机器人当下及未来最关键的挑战是「具身智能型机器人大模型」,模型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架构不统一,尚未出现重大突破,模拟AI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还处于「ChatGPT诞生前的1到3年」。
在他看来,目前机器人行业对数据关注太多,对模型关注太少,当前的机器人模型架构不够好不够统一,即使有很多好数据也无法使用。
王兴兴谈到,目前的人形机器人Al的能力发展,有点像ChatGPT出来前的1-3年左右时间,目前整个业界大家已经发现了类似的方向以及技术路线,但是没人把它做出来。ChatGPT出来前,语音AI已经做了十几年。但是大家一直觉得它很傻瓜、很弱智,完全没法用,直到ChatGPT出来以后,才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人形机器人AI在当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这个临界点。如果哪一天我们带一个人形机器人到一个没见过的会场,人类随便给它下一个指令,比如帮忙把这瓶水带给某个观众,人形机器人可以顺畅地自己走过去,就差不多达到了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王兴兴表示,希望公司的机器人做成可以综合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包括工厂、表演、家庭等各种场景,而不仅仅是单一场景。现在宇树公司绝大多数员工,包括他本人,都在为训练机器人在各个场景干活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