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杭州近日出现一家「假装上班无限公司」只要交30元(人民币,下同,约4.2美元),就能在「高大上」的办公室里上一天班,两个多月吸引3、40人前来「上班」,相关话题在网络上暴红。创始人陈英健表示,来此假装上班的「员工」并非躺平人群,实际上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未来希望能将公司变成创业者或就业迷茫者的充电站,让他们可以在这里接受职场训练。
综合香港01等媒体报导,陈英健表示,他以前在学校时曾和同学开玩笑,称现在工作不好找,干脆开个「假装上班公司」专门收容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让他们来付费上班。他愈想愈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就制作了商业计划书。
恰巧当时陈英健手上有一些闲置的办公场地,就将其租给来此假装上班的「员工」,日付30元,也可以选择包月,价格在300元至600元不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则优惠只要150元。
陈英健称,前来「上班」的人需要向公司递交申请表,确认安全责任和相关协议,还要进行面试,面试也会让「求职者」介绍自己,回答问题。对于比较迷茫的「员工」,陈英健还会让他们跑他另外几家生产温州小吃、蜂蜜水等产品的公司的订单,利润三七分,员工拿大头。
陈英健坦言,一开始自己只是觉得利用一下闲置空间,没有深入想过营运方式,但随着接触到愈来愈多的人,他决心尽量把这件事长期经营下去。未来,他希望这里能变成创业者或就业过程中迷茫者的充电站,他们可以在这里做自己的事情,或接受到一些创业、职场的训练。
「假装上班」这概念近两年一直受到关注,在北京、成都、济南等地都有相关公司,全中国企业名称中带有「假装上班」四个字的公司就有14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友浪认为,「假装上班」公司可以尝试转型升级,例如,尝试灵活就业服务、自由工作者支持平台或创业孵化器等更具社会价值的新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