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幕。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齐聚北京,将在15日至17日3天里围绕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4大类别共26个赛项展开487场比拚,涵盖足球、搏击、乒乓等,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果。
来源:YouTube
据了解,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14日晚间8点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为期一小时左右,正式比赛则会自15日开始,期间将举办多种赛事。
北京朝阳区政府披露,此次运动会的「选手」来自全球5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共有500余台机器人参加。不少属于高校赛队,中国参赛高校包含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还有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中三支中学队伍参与。
至于企业参赛队伍则包含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等,覆盖了中国顶尖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而国际队伍来自美国、德国、澳洲等15个国家。
这次运动会号称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由北京市政府、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相关赛事票价从128元人民币(约17.8美元)到580元不等。
为了因应机器人赛事需要,原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上竞技场馆的中国国家速滑馆,改装出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而在赛事正式开始前,近几日足球预赛已经登场,预计在8月11日至13日将选出足球3v3预赛8强以及足球5v5预赛8强。
此外,为助力机器人顺利奔跑,本次运动会的田径赛道经过特别设计。田径项目赛事主管陈斌介绍,与常规田径跑道1.2米的宽度不同,此次设置的4条跑道宽度拓宽至2.1米。「这一调整主要考虑到机器人识别跑道和操作人员遥控转弯的需求,同时避免机器人之间相互碰撞。」此外,赛道两旁还分别设置了三米宽的遥控区,田径赛允许遥控人员跟随机器人跑动并实时操作,以确保机器人在跑道内完成比赛。
据了解,北京官方近期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与活动,今年4月曾举行「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创下全世界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赛事的纪录。
今年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也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稍早7月中旬的链博会,也展出多款机器人。
北京市长殷勇8日指出,北京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重镇。包含建设人形机器人整机中试验证平台,携手津冀统筹布局关键零组件环节,推动人形机器人逐步具备高水准规模化生产能力,全力支持具身智能型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发展,率先建设机器人4S店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打造人与机器人协同共进的全球机器人应用标竿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