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9月1日起全面强制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用于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产假等福利,并首次涵盖平台从业者、长期实习生等,缴费基数下限为当地平均工资60%。据了解,已有企业选择关停工厂或将人力外包,规避缴纳社保;有员工称被降薪,但也有餐馆自称愿支持社保制度。也有中小企业称经营压力加大,回聘退休员工应对。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发布「关于审理劳资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自9月1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任何规避社保缴纳的协议均属无效。其中,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契约法请求解除劳动合约,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德国之声指出,「该条款被多数媒体解读为『强制社保』」。
澎湃新闻报导,截至今年3月,中国全国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2.44亿及2.97亿人,但仅约三成就业人口缴齐「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显示落实率偏低。中国社保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生育保险与住房公积金,前三项由劳资双方分摊,后两项由资方承担。
彭博此前引述法国兴业银行估算,强制社保将使中小企业成本增加,约占GDP 1%。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主编徐瑾则称,企业与个人缴费比率合计最低40%、最高超过60%,高于已开发国家平均水准。
中小微企业吸纳全国约八成就业人口,成为政策压力焦点。
在上海经营餐饮业的曾姓老板说,中国社保新规将大幅推高中小企业人力成本。他以其餐厅为例,30至40名员工若按最低标准缴纳,每月支出将增加约人民币3万元(约4206美元),一年约36万元;若依工资比率计,全年或增40至50万元。
曾先生指出,疫情后中小企业已缩减到极限,只能更多雇用50岁以上员工或回聘退休人员以减轻负担,料接下来恐现中低年轻劳动力失业潮,退休回聘工以后真的会变成「香饽饽」。由于退休人员无需缴社保,雇用此类人员可节省近半成本。
另据财新、搜狐新闻旗下媒体极昼工作室等媒体报导,此前已有企业选择关停工厂或将聘请员工一事外包,规避缴纳社保;在中国社群媒体上也出现许多社保相关讨论,有员工称被降薪,但也有餐馆自称愿支持社保制度。
中国社群媒体小红书、抖音上的文章及影片显示,有不少餐馆老板自称不裁员且全额缴纳员工社保,支持国家政策;但也有部分民众表示,公司将调降薪水,以弥补新规上路后的社保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