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方案」,目标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年增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年增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品质效益进一步提升。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显示,相关政策措施主要围绕扩大境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四方面展开。
在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方面,「方案」称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帐期承诺,指导行业机构制定整车企业供应商帐款支付规范。开展汽车行业乱象专项整治,规范行业数据消息发布,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行为。
在扩消费方面,提出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保障平稳有序过渡。
中国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中国工信部有关负责人称,但也要看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海外竞争加剧,有效需求不足、无序竞争等问题仍然存在,行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
「方案」指出,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
汽车出口方面,文档显示,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鼓励汽车及供应链企业研发生产适用目的国市场的产品,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
金融服务方面,「方案」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为汽车产业链企业提供全球资金管理产品、鼓励保险机构优化汽车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和服务等3项细化举措。
8月中旬,中国国务院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添加长点;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促进民间投资,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L3(有条件自动化),在特定条件下,车辆能够完全自主驾驶,驾驶员可以在系统请求时接管车辆。L3的关键特点是「有条件」,即在特定场景(如高速公路)下,系统可以完全接管驾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