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去东莞旅游期间,发现入住酒店房间内提供的矿泉水瓶盖上有针孔,立即报警处理。无独有偶,另一名网友在青海大柴旦一家酒店入住时,疑似喝到用矿泉水瓶装的不明化学液体,导致喉咙灼伤,两起事件引发网友关注,也掀起酒店矿泉水安全的讨论。
九派新闻报导,赴东莞旅游的网友称,当时酒店房间提供了两瓶矿泉水,他喝完一瓶后准备喝第二瓶,刚用手一拧水就从瓶盖溢出来,仔细一看,发现瓶盖上有个很大的针孔。他当下立刻报警,并保存证据,其诉求是检验出已经喝下的和被扎孔的矿泉水是否有问题,并查出肇事者。
该名网友表示,退房时酒店主动联系处理,态度很好,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并承诺一定要查清楚这件事,也已向矿泉水供应方沟通。目前,酒店和警方已将矿泉水送检,正在等待检验结果,若查出质量问题,警方会进行立案调查。
在青海也有游客遇到酒店矿泉水出包的状况。另一名网友白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自己在青海大柴旦一家酒店入住时,疑似喝到一瓶矿泉水瓶装的不明化学液体,导致喉咙灼伤。
今年31岁的白女士表示,她来自北京,与朋友一行五人到青海旅游,当天酒店客房梳妆台上的饮用水放置区,放着几瓶矿泉水。「朋友喝了一瓶了,很正常,我洗漱完拿了一瓶直接喝。当时房间灯光有些昏暗,瓶子里的液体看着跟矿泉水没有两样。」白女士说,喝了一口,她立马觉得不对劲,感觉液体较黏腻,紧接着一股灼烧感从喉咙蔓延开来,「我没有完全吞下去,立刻把水吐了,刷牙清洗口腔。」
白女士和朋友将该装有不明化学液体的瓶子,和正常矿泉水进行对比。在灯光照射下,其液体呈淡蓝色,摇晃后有泡沫,「我又闻一下,有刺鼻气味,我怀疑喝到的是强碱或强酸性的清洁剂。」
随后,她们将情况反映给酒店前台,并要求将该不明化学液体送检。酒店负责人带她到医院检查,根据白女士提供的「医院门诊病历」显示,其咽部黏膜充血,被诊断为消化道化学伤。
涉事酒店回应,不清楚液体来源,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对液体进行采样送检。大柴旦行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从检测结果看,推测该不明液体是洗涤剂。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于液体来源尚不清楚,「对涉事酒店进行初步调查发现,酒店的布草是送到机构进行清洗,洗衣房里的洗涤剂是封住的,倒不出来。我们已对酒店的所有洗涤用品进行扣验,做同质性检测,进一步调查该液体来源。」
网友推测,有可能是清扫人员将稀释的清洁剂放入空的矿泉水瓶方便使用,然后由于瓶子和和客用水一样,不小心当做客用水放入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