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黄金价格飙涨至每盎司4,000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知名黄金产业聚集区深圳「水贝」,也发生有上游的料商跑路,导致下游的黄金店舖与投资人损失惨重,具体原因主要在于类似期货杠杆操作的「预定价」模式。
9月中下旬以来,在抖音、小红书等中国社交平台,有诸多深圳水贝黄金料商跑路、导致下游厂商与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情况流出,受害者纷纷指认自己在哪家料商订购或者存料,遭到一夕之间突然跑路的无奈。
有下游厂商只是将回收而来的黄金,送到料商处「提纯」(把纯度不够高的黄金提炼为99.99%),并非期货金融交易,也受到波及。
三联生活周刊指出,其中一家跑路的知名料商为「粤宝鑫」,受害的下游商家刘琳指出,几个月前就听同业说过粤宝鑫回款速度变慢了,自己也被「隔夜」回款过几次。这次她回收1,000多克的黄金给粤宝鑫,但没有收到回款,出事后她才发现,这家公司5月22日已经更换了法人。这笔1,000多克金子的单子,本来利润约人民币5,000元,结果,料商跑路让刘琳一下子亏掉9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2.6万美元)。她没法跑路,把钱赔给了客户,这几乎是她的全部身家。
报导提到其余跑路的料商还有「寰球金业」,寰球金业跑路时,带走了黑龙江一位金店老板高龙存在那儿的200克黄金。17万元(约合台币73万元)的损失是他几年的收入。他加入了一个维权群,里面像他这样的外地商家有7、80个,损失最多的有上千万元。
多位水贝黄金从业者回忆,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料商跑路,几乎都出现在金价涨跌幅度剧烈的时间节点上。但真正的原因并非金价波动本身。
在水贝一家料商公司负责黄金上游风控业务的周琦指出,按照传统的黄金交易方式,黄金的涨跌其实与料商和黄金商家都没有任何关系。传统料商生意讲的是「薄利多销」,盈利点在卖料和收旧金提纯的差价上。她所在的公司是规模较大的国企,每克金的利润只有0.8到1元。很多小料商为留住客户,每克利润可能只有0.1到0.5元。随着金价上涨,料商公司越来越多,大家的经营压力都在变大。而近年愈演愈烈的「跑路潮」,多与「黄金预订价」有关。
「黄金预订价」本质上是一种期货生意。参与者以少量的保证金,入场参与黄金价格涨跌的交易,补足尾款后可提取实物或直接获取经济利润。「黄金预订价」与正规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最大差异在于,入场门槛很低,不用验资,且杠杆极高,可在80倍以上,这是一种商家之间开设的「私盘」,相对没有保障。
尤其,在黄金预定价的豪赌中,料商跑路的成本十分低廉。上海曼昆(深圳)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吕盈辉介绍,在刑事案件中,法人通常会作为替罪羊出现。有些公司会将一个无关的人设为法人,把风险提前规避掉。很多时候,法人的身份资讯是被盗用的,或根本不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生意的,很难对其进行处罚。同时,黄金作为一种不记名的贵金属,比银行卡资金更灵活,有时就算找到跑路的料商,他名下无可运行财产,受害者们的钱也很难得到偿还。
9月26日晚间,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官方微信号发布倡议书称,在当前金价高位波动的背景下,个别商家假借实物黄金交易之名,违规开展类期货性质的「黄金投资」业务,此类行为潜藏高杠杆对赌、资金链断裂等重大风险,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更直接损害「水贝」整体形象。司法机关已对相关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违规人员将依法追究责任。
倡议书指出,为共同维护水贝市场的健康生态与长远发展,该协会倡议坚守合规底线,杜绝违规经营,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变相期货交易、高杠杆对赌等违规行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杜绝一切脱离实物的虚拟交易和杠杆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