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国考公告发布,15日起报名,共计划招录3.81万人。最大的突破在于年龄限制的显著放宽—报考年龄上限调整为38岁,应届硕博更可达43岁,不仅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稳定的就业渠道,更传递出国家选拔人才的新导向。有评论认为,国考招录打破「35岁门槛」,契合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现实背景。但网友认为,放宽年龄没有多大意义,「国考无岗」词条14日成为网络热搜词组。
上观新闻报导,中公教育专家李茜分析说,放宽年龄这一政策调整扩大了报考人员的年龄范围,为更多有经验的社会人士和高学历人才提供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机会。
有港媒报导,1992年出生的林林表示,放宽年龄限制对他是「天大的好消息」,放宽后「至少能多考两年」。林林住在县城,因为被公司裁员,他近三年来一直在准备国考。
在人口老化情况下,退休年龄也往后推迟,林林认为公务员报名考试年龄推迟也是必然结果,而且国考年龄要求应该是一个趋势,带动各省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还有国企甚至一些私企单位都会跟着这个趋势来运行。此前,已有多个省份调高招聘年龄要求。
今年刚入职某体制内单位的苗小姐,过去五年间一直参与公务员考试。她表示,这次放宽年龄限制,「有好有坏」,好的是大家多了几年机会,坏的是竞争压力暴涨。
据报导,今年国考招聘人数按年下跌4%,且为了照顾大学毕业生就业,许多岗位都要求是应届生。网友认为,放宽年龄没有多大意义,「国考 无岗」词条昨成为网络热搜词组。
另据中新网报导,专家评论认为,国考招录打破「35岁门槛」,契合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现实背景。随着中国人口老化进程加快,35岁以上的人群正成为社会主力军,再加上如今人们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就业年龄推后,35岁的年龄标准逐渐无法适应社会新变化。国考招录率先放宽年龄,向外界尤其是中青年群体释放了更加积极的信号,也将为人才流动拓宽渠道,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