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报30日报导,医师或许已经找到治愈「心碎」的秘密,英国学者在全球首例章鱼壶心肌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俗称「心碎症候群」)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通过量身打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或为期12周的心脏复健运动课程,比如游泳、跑步、做有氧操和踩飞轮,能帮助患者心脏功能显著恢复。
全球有数十万人受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所苦,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肌突然变形与衰弱,常因失去挚爱等强烈情绪或身体压力诱发。心碎症候群患者的心脏状况与曾经历心肌梗塞的患者相似,早逝风险为一般人的2倍,部分甚至会演变成心脏衰竭,造成极度疲倦并减少寿命。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英国亚伯丁大学心脏病学讲师甘布尔(David Gamble)在欧洲心脏学会年度大会发表这项研究,研究共76名受试者,91%为女性,平均年龄66岁。患者被随机分配至CBT组、运动组或标准照护组。所有人同时接受心脏科医师建议的其他治疗。CBT组参与12周一对一课程,必要时可获得日常支持;运动组则接受游泳、跑步机、有氧操及踩飞轮机等运动,并逐周加强训练强度。
研究人员利用磷-31磁振光谱技术,追踪受试者心脏细胞如何产生、保存与使用能量。结果显示,CBT组和运动组的患者,心脏细胞在制造和使用能量方面表现更好,因此能维持更稳定的收缩与血液输出;相较之下,仅接受标准照护的患者,能量代谢并未改善。
专家认为,这些疗法可能带来减轻症状与降低死亡风险等长期益处。英国心脏基金会临床主任巴布-纳拉扬(Sonya Babu-Narayan)医师指出:「章鱼壶症候群往往在患者最脆弱时发生,可能造成毁灭式打击。研究结果显示运动确实有助于心脏,耐人寻味的是,心理治疗上的CBT也能改善心脏功能与体能。」
巴布-纳拉扬强调,仍需更多研究以确认这些方法是否能长期提升存活率并改善症状,但这项试验已为心碎症候群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