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总统普亭3年前出席欧亚主要政治和安全组织的年度峰会时,显得孤立无援,地位岌岌可危,但纽约时报分析指出,普亭的情势已然逆转,世界也随之改变,这点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尤其明显。
普亭借由上合峰会的舞台,公开将乌克兰战争归咎于西方,与印度总理莫迪愉快牵手,并在与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同现身时开怀大笑。伊朗、尼泊尔、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越南等国领导人在私下会晤中与普亭握手寒暄,会议持续到深夜。
乌克兰外交部在声明中批评,尽管峰会最终公报提到「世界上若干其他战争、恐怖袭击和事件」,却未提及乌克兰战争这场「自二战以来欧洲最大的侵略战争」,这一点令人惊讶。专研中俄的乔治亚州立大学教授雷普尼科娃(Maria Repnikova)表示,乌克兰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被默认了,「就像一切恢复到正常,这场战争甚至不存在一样。」
纽时指出,一个重要到不可忽视但众人心照不宣的人物,是美国总统川普,他帮助结束普亭的孤立,不仅欢迎普亭十年来首次踏上美国土地,还与巴西、印度和南非的领导人起冲突,将他们推向普亭一方。此外,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莫斯科便持续经营西方以外国家的外交关系,特别是战时经济生命线的中国、印度和土耳其。
华府智库「凯南研究所」(Kennan Institute)所长金马奇(Michael Kimmage)指出,俄罗斯不仅撑过三年半的艰苦战争,仍然屹立不倒并持续推进,外交手腕更是老练。他说:「俄罗斯编织了一张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的关系网,为普亭体制提供合法性,也使战争对俄罗斯的影响比原本可能预期的更小。」
纽时认为,目前对普亭的热情接纳仍有其限度。许多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依然陷入僵局,使依赖欧洲贸易的俄罗斯伙伴不得不行事谨慎。多数国家仍不承认俄罗斯的领土主张,也未公开支持其对乌克兰的战争。
然而,川普颠覆性的贸易战和反复无常的外交政策反倒给普亭与习近平提供了契机,让他们得以将自己塑造为更稳定的潜在伙伴。尤其是普亭,多年来一直警告美国挑起混乱。金马奇说:「中国的论点是,美国才是混乱失序的来源,而俄罗斯乐于附和。这已不再只是某种迷因或说辞,而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