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前,KK园区所在土地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却成了面积高达210公顷的庞大园区,内部设有医院、银行、餐馆与整齐画一的住宅区,这里是由多国犯罪集团操控的诈骗中心。
英国卫报报导,缅甸、柬埔寨与老挝边境近年逐渐成为跨国诈骗集团的避风港,这些集团经营像KK园区一样的诈骗中心,利用被奴役的劳工从事复杂的网络诈骗,借此获取巨额利润。
根据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泰缅边境诈骗园区的数量已从11个增至27个,平均每月扩张5.5公顷。
无人机拍摄到到KK园区,以及其他诈骗中心如Tai Chang与Shwe Kokko的影像,画面显示园区持续建设,包括方便运入物资的浮动码头,还看到疑似卫星网络接收器的白色方块。
关于被贩运至诈骗园区受困者的悲惨遭遇,近来逐渐引起全球关注。今年稍早,泰国、中国,以及其他有公民受困的多国,联合缅甸军方与控制境地区的武装团体,合力救出约7000名受困者。
然而,专家说那仅是沧海一粟,仅缅泰边境的诈骗园区,就可能囚禁高达10万人。暴力虐待导致部分受害者失明或终身残疾。
一名被救出的菲律宾受害者回忆,他去年前往泰国,自以为找到合法的客服工作,却被贩运至KK园区并没收护照,每天都必须通过社群媒体联系数百人,诱使对方提供联系方式,再交由其他团队进行诈骗。如果未达业绩,会遭到电击或酷刑惩罚。园区戒备森严,有很多持枪警卫,很难逃离。
ASPI分析师鲁瑟表示,缅甸军政府默许诈骗园区扩张,因其正艰难维持政权,若对诈骗园区采取实质措施,将危及与那些从中获利、却对军方至关重要的武装民兵之间的脆弱关系。
美国福音派组织「Acts of Mercy International」长期协助人口贩运受害者,该组织东南亚区主任米勒(Amy Miller)警告,误把诈骗园区视为相对次要人口贩运问题,「是一种无知,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它将如何扩张」,他补充表示,斯里兰卡、尼日利亚等地已出现类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