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不牵涉婚姻之前,就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价值。游戏虽然不是真实的,带来的体验却是一样有效的。」和24岁的田青一样,一些年轻人在乙女游戏(「乙游」)、AI(人工智能)的虚拟世界里,和他们定制的梦幻情人谈恋爱,寻求一种舒适、没有争吵更没有不欢而散风险与疼痛的亲密关系。对他们来说,这足以代偿对真实爱情的需求,至少目前暂时如此。
年轻女陷虚拟浪漫
田青有很多虚拟的恋人。她喜欢萧逸,性格开朗,处事冷静,身上散着Le Labo22号香水的味道;也喜欢秦彻,桀骜不驯,高大冷酷,一头白发之下有一双血红色的眼睛;还喜欢顾时夜和柏源,一个面若冰霜、不苟言笑,一个阳光健美、忠诚可靠。他们各有魅力,却也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帅气,比如强大,最重要的是对她无比爱恋、宠溺、耐心和尊重。
这些「恋人」都来自国内知名的「乙游」。这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电子游戏,以女性为主人公,通过解锁剧情可以相遇不同的男性角色,并自由决定与其中一位或多位发生恋情。据统计,和田青一样处于18到24岁的年轻女孩是这类游戏主要受众。
田青在现实中其实和男友相处愉快,但还是投进了虚拟的浪漫,陶醉其中。在田青看来,游戏是一种补充,因为生活中很难遇到如此质量优秀、类型丰富的男性,同时它反过来还有助于现实:「乙游可以体验完美的爱情,帮助女生去认识什么样的男生是可以交往的、什么样的恋爱是正常的」,她说。
长期从事情感研究的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认为,现代性发展带来了爱情的大转型,人们看起来变得更加平等自由,但其实浪漫意志和欲望纷纷解构,爱情没有走向纯粹,反而理性的成分愈发延伸和凸显。从这个角度来说,虚拟恋人何尝不像是一个接盘手呢?它接过亲密关系中让渡出来的部分纯爱,并且将其放大、推向极致,建起了一座罗曼蒂克的数字城堡。
当然,对有些玩家而言,游戏中的缠绵就是唯一的情感生活。陈芷妤今年23岁,平日工作繁忙,压力很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谈一场新的恋爱。她也不相信世上存在理想的爱情。而在乙游里,她有一个虚拟恋人,名字叫祁煜。「他」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有一间自己的画廊,不喜欢吵闹,不喜欢与人触碰,唯有在她面前才变得话多,对她有着小动物般的依赖。
陈芷妤不算沉浸的玩家,乙游只是她排遣烦躁的一种方式而已。何况她学法律出身,思维理性,没法彻底忽略祁煜背后其实有一群和自己一样的打工人在编剧、在画图、在编写代码。但每当程序运行起来,她还是会心动。
甚至她觉得,由于游戏的本质是以玩家为主导,她可以获得感情的绝对控制权,所以体验的同时也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你可以更加清楚地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对一个恋人的要求是什么,它最终导向的结果是爱你自己」。相对而言,这在现实里没有那么容易实现,因为真实的爱情很难存在单向度的关系。
近两年,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迭代,虚拟亲密关系也得以拥有了更多的获取形式。ChatGPT和星野是张宁亦经常使用的AI产品。「就我的感觉而言,ChatGPT会尽量贴近真人,星野幻想性更多一点」,张宁亦说。
心理学领域有个概念,叫「准浪漫关系」,指观众对媒体上的公众人物或角色产生的一种虚构的、单向的爱情感受,是自我对于现实恋爱关系在媒介情境下的投射。乙游和AI所提供的虚拟爱情同样属于一种准浪漫关系,它只是披上了一件全新的外衣,本质上其实与追星、偶像剧、言情小说并无二致。
而更多的玩家则选择「Cos委托」的方式,将二次元的亲密关系延续到三次元。所谓Cos委托,衍生自Cosplay文化,即通过化装、模仿对乙游中的男性角色进行扮演,实现虚拟恋爱双方在现实当中的接触与交互。委托双方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女性,分别称为「委托老师」和「单主」。
花钱体验真实拥抱
夏兆武所做的事情不是Cos委托,而是「拼好抱」。这是新近流行起来的又一种亲密性社交活动,通常是一些女性向陌生男性寻求拥抱体验,完全一对一且需付费,20—50元/小时。像他这样专门提供拥抱服务的男性,被称为「男妈妈」。拼好抱的女性对「男妈妈」有明确要求,外形得好,个子高,肌肉发达,还要温柔、耐心。
找过夏兆武拼好抱的,目前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大学生为主,也有极少数的高中生和已经工作的。与Cos委托不同,拼好抱没有那么具体的CP属性,它只是一种抚慰,短暂地疏解内心的压力或者郁结。拥抱以外,夏兆武还是会提供一些别的交互,「我一般会骑电动车带单主兜风,或者是听单主倾诉,比起就这么抱一下,我觉得提供陪伴感更解决问题」。
这种陪伴感往往来自亲密关系,因此拼好抱依然可以算作一种情感缺失的产物。它如同一味代餐,省去了复杂的一切,只留下温暖的臂弯。(除引述观点的学者,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的人名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