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材姣好的美少女手办、情感浓烈的耽美文学…,这些次文化是许多人的心灵粮食,但在法律未有清楚界定的情况下,单纯享乐也可能一夕之间被打成涉黄、淫秽,进而因此面临牢狱之灾。不论是玩家、商家、作者,他们想问的是那条模糊的界线到底在哪里?
预定了手办后,胡晴满心期待地等了好几个月,却在准备付尾款时,被告知商品无法继续产出,因为设计师和厂商出事了。
★手办内衣裤 可脱卸式
广州日报旗下「南风窗」报导,上海宝山区人民法院4月对一起涉黄手办案件做出一审判决,从工厂老板到文员共12人因涉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被判刑。当爱好被认定为「淫秽物品」并涉嫌违法,手办圈如闻警钟。他们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物品会被认定为淫秽?
具争议的手办出自于游戏「Fate/Grand Order」中的角色─妖精骑士兰斯洛特(简称「妖兰」),跪在地上的女性上身和下体都穿有可脱卸式内衣裤,背后有一对翅膀,胸部和关节部位做了色素沉淀,没有特地制作乳头,下体简化成一条线。
在玩家小鱿看来,妖兰手办虽「可脱」,但与一般观赏性手办无异,「摆在明面橱柜之类的地方,只要看到就会心情很好的感觉」。小鱿自己也有收藏这款妖兰,有朋友来家里时,他会向对方介绍,并不感到羞耻;他觉得,这款手办「只凭工艺就足以称得上佳品,不需要噱头和诱惑」。
对玩家来说,妖兰手办是否淫秽还有讨论空间,但不能否认的是,随着中国手办市场野蛮生长,部分商家为吸引眼球、追求利益,将手办设计与「软色情」元素捆绑,涉嫌盗版的「三无」产品更是横行。
★卖家自保 未成年禁买
根据中经指南发表的「2025-2029年中国手办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画研究报告」,2018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由4.35亿元人民币(约6042万美元)增长到126亿元。
然而,在产业长期处于标准与监管都缺位的状态下,商家「擦边」的情况也频繁出现。2023年,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直播平台大量销售「妈见打」手办,部分产品接近全裸,或可拆卸、脱衣。在实际贩售时,也很难避免未成年人购买。
在央视进行报导后,不少商家开始对产品购买年龄「设限」,在商品表述或客服交流中增加「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提醒,产品相关的宣传图和视频也变得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引发争议的标签。问题是,卖家通常无法精准判断购买者的年龄。
手办代理商林海表示,在买家缴纳订金后,他会联系买家核实信息,例如收货地址、手机号、年龄之类,等到工厂完工才会补款发货。但若要求对方提供身分信息,容易引发窃取隐私等质疑。于是,他往往只能直接询问,只要对方回答已成年,便不再深究。
也有卖家「凭感觉」,另一名手办卖家郑源浩说,他靠「聊天的感觉」推测买家年龄,「比如总是问『可不可脱』,问『真不真实』,总之一切很感兴趣的样子」,这样的买家就很有可能是未成年人。
可脱衣手办和常规手办一样,通常纳入玩具、手办类目,而非属「成人用品」,谁都无法保证这些产品没有流向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禁止购买」提示,是卖家们的自保方式,也是对购买者的提示及「劝阻」。然而手办行业缺乏监管和标准,准入门槛低,玩家和卖家都清楚,「不排除某些商家为了利益,而出售给未成年人」。
★害怕踩雷 盼红线清晰
然而,即便是可脱衣手办,也有不同类型。林海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可脱衣手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正常衣物的产品,在日常展示时「看起来完全适合全年龄段」,「无论是表情、姿势,还是衣装都简单健康」,而衣物配件能够拆卸;第二类则被称为「耻物」,顾名思义是令人感到羞耻的产品,其从表情、动作到装扮都较为露骨,不适合日常展示,通常仅作收藏之用。林海认为,「真正需要限制的,应该是具有不良影响的『耻物』。」
在判决出炉后,手办圈经历了一波震荡,很多商家主动下架了可脱衣手办。林海称,「因为现在无法出售可脱衣类的手办,近期业绩下滑相当严重,已经不足以前正常时期的四分之一了。」
部分厂商和工作室停止设计、生产可脱衣手办及具有人体细节的手办。一些手办因此成「稀有款」,吸引黄牛大批购入并高价倒卖,原本100元左右的商品,涨价至四、五百元,甚至更高。
也有许多产品订金已收,制作进行到一半,为应对限制,部分厂家决定对后续产品进行「改造」,如磨平隐私部位,将服饰与人物主体「粘死」等。
事实上,什么样的手办会被认为淫秽物品,市场并未有明确标准。按照网络平台对于这类手办的图片发布要求,只要有完整遮挡即可发布,这给了一些手办商贩「擦边」的可乘之机。于是部分商家会用文本语音,搭配性感手办画面进行「擦边」宣传,以吸引更多流量。
行业标准和行政监管的缺失,也导致部分商家不确定自己的产品是否「违规」,不少人因此感到悲观。
林海身边有不少20来岁的年轻代理,因为热爱动漫进入这行,该案件判决后,部分人有了离职的打算,「大家都觉得实在没办法就只能转型,或许转到成人用品,也或许直接关店,因为如果单卖全年龄手办是完全没办法正常支撑公司的开支的。」
为了消除不知什么时候会踩雷的恐惧,手办圈正期待一条清晰的法律红线。
●上百耽美作家被捕 掀淫秽与文学争论
中国大陆耽美作家在去年6月遭遇了一场毁灭性打击,有50多名作者因在台湾的海棠文学城网站发表作品被捕判刑。当大家以为风波日渐平息,近日又传出兰州警方跨省抓捕了上百人,其中不少是在校大学生。北京、上海等地有律师为此出面集体提供援助,希望这些作家能「看到海底黑暗中的光亮」。
综合中央社等媒体报导,「耽美」指的是「男男恋」的唯美情欲作品,近年在中国遭严格审查取缔后,中国耽美作家纷纷转往海棠文学城成人付费网站发表作品;这些作家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女性,2024年6月安徽警方跨省抓捕,近期传出兰州警方也开始抓人,年纪最小的还不到20岁。
有多名疑似被捕的作家在微博自述得知犯法后的处境,这些文章多数已被下架,但仍有部分文章的截屏在微博、小红书、微信上流传。有作家表示,原想写文章替家里分担经济压力,没想到4000元的稿费却成为犯罪证据,盼法院能给出公正结果。
也有人写道,自己是就读985、211的名校,虽然大学学历暂时保住,但好不容易考上的研究生资格被撤销。有多名作家表示,在得知自己犯法后,出现忧郁症状、想自杀的念头。
不少文章提到,「跨省办案」使他们得紧急筹钱远赴他省到案说明。有作家提到,远赴兰州到案说明的旅费,是靠卖平板、游戏帐号凑出来的,身上仅剩数百元,警察建议主动退赃款减刑,发文是为了向网友借钱。更有不少文章提到,没钱聘请律师打官司。
这几篇文章在微博引发讨论,有部分律师表示将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通过微博发文,指注意到「兰州远洋捕捞海棠作者」事件,作家多为年轻、贫困的弱势群体,一些在北京、上海等地工作的刑事辩护律师已自愿组成法律援助团队,优先为已被羁押、处境更为艰难的作家提供法律援助。
这名律师表示,此举无意引发性别对立,且援助本案也并非缺省海棠作家无罪。介入原因为目前了解的消息显示,兰州警方在刑事追诉过程中,在程序、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
律师赵一婕也在微博发文力挺海棠作家,她认为此事件明显刑责不适当,大多数作家写文章是出于爱好,且没有收益,形容是「你偷了邻居100元,盗窃不对,是违法,但是现在要拉你去枪毙」。
海棠事件也引发「淫秽」与「文学」如何清楚界定的讨论,公众号「李宇琛笑诞记」直言,文学创作涉及成人内容的部分,与法律明确禁止传播的「淫秽物品」之间,往往存在一条模糊且充满争议的界线。如果仅仅因为文章题材敏感或包含露骨描写,就被打成法律意义上的淫秽物品,「那文学还有出路吗?」
兰州官方的远洋捕捞也引发网友质疑根本是为了「创收」。近年不少中国地方政府因为财源紧缺,跨省抓捕、查封异地企业财产,甚至还有警察带走企业家并勒索取财的丑闻。
相较于前几年主要是头部作家被捕,这次兰州传唤的都是小作者,很多根本也没有因写文获利,因此目前不再依照获利金额入罪,而是以点击量及传播量进行处罚,更传出「给钱的就取保,不给钱的就把程序继续推下去」。不少人感叹,「如果穷到对文学青年下手,那距离大麻烦也就不远了」。
许多人对此也感到悲哀,认为耽美文学只是「女性写给女性的性幻想」,不曾伤害真实的人,读者也是自愿付费阅读,作者不该因为「没有受害者」的罪名而入狱;且以往曾有作者被判了十年重刑,「比强奸犯判得还重」,也引发许多不满。
有人感慨,一直以为微博大V是高危职业,原来网文作者、尤其是女性向的作者才是高危险群,道尽女性作家的不易。「虐男主,可能被举报;虐女主也可能被举报;写女主杀伐果断,容易被举报;写女帝题材更是举报重灾区…一言不合就举报。」
据了解,如果耽美小说被司法机关认定是淫秽物品,就会涉及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最重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传播数量愈多判得愈重,而网络小说是分章节卖的,有的小说是1000多章,就相当于1000多个淫秽物品,相对于未遂的强奸罪,可能罚得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