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中国球迷屡屡对国足失望的时候,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却火爆出圈,13支队伍在场上卯足全力争胜,场外则创意连发,在社交媒体上掀起造哏狂潮。这场「官方搭台、群众唱戏」的全城狂欢,不仅是运动赛事的竞技,更是一场各城市间不能输的意气之争。
才战罢三轮,「苏超」联赛的「含哏量」已经超标。这里说的「苏超」是首次举办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由13个设区市各组一支队伍,轮番捉对厮杀,场上选手真比拚,美技连发、足球飞旋;场外球迷真会玩,网哏风行,好多段子都带着脱口秀式的搞笑,堪称「没有假球,只有世仇」的比赛。
★场内拚球技 场外比搞笑
澎湃新闻报导,苏超和职业联赛不同,参赛队员既有职业球员,也有个体工商户、大学生和高中生等业余球员,截至6月1日才踢了三场,就已经因为全民参与和城市荣耀的双重加持下,单场吸引超过2万人观赛,超过同期中甲职业联赛。
不只场边人气爆棚,连在球场之外都有还看不到尽头的创意调侃。例如,嗜甜的无锡队客场挑战泰州队失利,「因为他们去外地比赛,吃了不放糖的汤面,低血糖了」;而泰州队之所以能赢,是因为有主场优势─「其他队得坐大巴来,舟车劳顿」,吐槽泰州是省内唯一尚未通高铁的设区市。
连南京官方新媒体平台也加入调侃行列,在13支队伍的联赛中喊出「比赛第一,友谊第14」,迅速火爆全网;常州队遭遇连败后,当地球迷自嘲「从常州到吊州再到巾州再到丨州,留给常州的笔画不多了」。
那么多人看球,那么多人玩哏。5月10日开赛后,「苏超」火速出圈。虎扑APP特别上架「江苏联」频道,首日访问量超100万;抖音话题「#江苏城市联赛#」播放量已破1亿。
★散是满天星 聚成苏大强
许多人好奇,不过是一次省级联赛,为什么能造出这么多哏?因为这是「散是满天星,聚成苏大强」的江苏。
报导指出,江苏的经济总量已达13.7兆元人民币(约1.9兆美元),居全中国第二,去年的GDP增量全国第一。下辖13市号称「十三太保」,一听名头就知道,个个能「打」。
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五市连续接壤、一字排开,形成中国最大的「万亿城市绵延带」。且江苏区域经济的特征还不只是「强」,更在于全国仅见的「强且均衡」。正因为「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十三太保」个个有底气,谁也不服气。
连县、镇都被摆出来与省会城市「争名号」,江苏经济的「整建制」兴盛,以及各地相互比拚、砥砺共进的劲头由此可见一斑。
省会也不以为忤,「南京发布」直接以「人人都想当南哥」为题推文,称「南京从不介意『南哥之争』的哏,这是鞭策南京当好『真南哥』的动力源泉。」
★城市间对战 成特产之争
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精气神亦投射在运动场上,使「苏超」成为「唯一不可能有默契球的联赛」,一连串的「德比(Derby,意为对抗)」已经出街:万亿城市间是「万亿德比」,还有「新能源德比(常州锂电池vs.盐城风电)」、「芯片德比(无锡晶圆vs.南京设计)」、「药片德比(泰国药谷vs.连云港创新药)」。
报导称,论经济总量,苏州是全国最强地级市,但比人均GDP,隔壁的无锡在其之上。经济实力互有高下,那就在球场上决胜负吧。网友遐想苏州的小心思:踢「苏超」,输谁也不能输无锡,倒要看看谁配拥有太湖、拥有机场(太湖绝大部分景点、景区在苏州境内,两市共建共用的硕放机场在无锡境内)?结果,「苏南德比」握手言和,「苏州保住了太湖,无锡保住了机场」。
另一方面,「十三太保」们输不起的还有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市民的自豪感。于是连云港守门员跃起救球,被称为「花果山猴王接蟠桃」;苏州队禁区内混战,弹幕飞出「阳澄湖大闸蟹打群架实况直播」;还有扬州和镇江的「早茶德比」;有花果山的连云港和有吴承恩故居的淮安之间的「西游德比」。
南京对战无锡成了双方特产盐水鸭和水蜜桃之争,「无锡发布」官宣呛声「就在明天!无锡全糖冲『鸭』」,南京队则放话「踏平花果山,再吃水蜜桃」,还有人说看是要「水蜜桃加盐还是盐水鸭加糖」。
★德比哏之多 源自底蕴深
在盐城队3:0取得首胜以后,球迷忍不住发文:「谁说我们盐城一马平川没有山?现在有了,『山』比零。」「楚汉相争」的补时阶段,刘邦故里的徐州队追平项羽故里的宿迁队,淮阴侯韩信故乡淮安的网友也要悠悠现身刷存在感:「没有韩信帮忙,刘邦未必能打过项羽。」
报导指出,「苏超」德比的哏之多,源自人文底蕴之深,更源自发展态势之强。交会点新闻用户端发布的一篇文章表示,「苏超」的造哏大赛表面是调侃,实际上是13座城市的展示与行销,在这种「有对比,也有伤害」的欢乐氛围中强化了对江苏经济、文化、体育大省的共识,也从侧面呈现出各地的活力与竞争力,赋予了这项业余赛事新的生命力。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 爆观赛+旅游热潮
「苏超」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日前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连绵的雨水也阻挡不了球迷的热情,开赛前一小时,现场车位已经停满。球迷们冒雨等待入场,没抢到票的人在雨中等待退票或黄牛交易。这场比赛共有超过1.5万名球迷进场,创造了五台山体育馆雨中观赛人数的最高纪录,在线直播观看人数也创下新高。赛前售票平台放出的门票被秒杀,原本售价10元的门票更被炒至600元。
大公报报导,「苏超」火爆出圈,几近场场爆满,这场业余赛事主打「全民参与+城市荣誉」,在「比赛第一,友谊第14」的号召下,场上球员与场下观众都为自身城市荣誉拚搏,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造哏狂潮,大打「口水战」,意外成为拉动城市消费、凝聚地域认同的现象级事件。
据江苏省体育局统计,自5月10日开赛以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已吸引了超过18万名球迷涌入现场观赛。其中,第三轮场均上座人数达1万5025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中国次级职业足球联赛)第11轮的场均1万2729人。
「到江苏省足协工作五年以来,第一次电话被打爆了。」「苏超」的爆火令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党支部书记王小湾也大为意外。他透露,已经有多个品牌寻求赞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有询问买断联赛转播权的,还有要本轮周末各个场次门票的。
王小湾表示,「这个比赛最大的亮点,就是让不关注足球的人也来关注这个赛事了。」足球和江苏地域的特色、人文、旅游紧密结合,放大了城市文旅的经济效益,让各地的独特文化出圈;另外,办赛的理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门票价格很亲民,让大家都能去热闹热闹,现场感受一下城市的荣誉、城市的文化,老百姓也在网上段子互相调侃,把足球比赛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进化成一种生活方式。
报导指出,「苏超」以「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创新模式,掀起一场席卷全省的「观赛+旅游」热潮。据统计,赛事期间多地景区游客量较平日增长两至三倍,这场「草根足球盛宴」不仅点燃了球迷热情,更成为催动城市文旅经济的强力引擎。
「苏超」首创「持票游景区」优惠政策,推动跨城旅游热潮。常州与扬州率先打开「双向免票」模式:端午期间,扬州身分证游客可免费游览常州所有A级景区,常州则向扬州球迷赠送「天目湖鱼头+扬州狮子头」特色美食套餐。
数据显示,常州中华恐龙园、天目湖景区在假期首日即接待游客10.6万人次,其中扬州游客占比近半。
镇江与宿迁的「宿迁德比(对抗)」期间,镇江国家级景区对宿迁市民免费开放,球迷凭观赛门票可享锅盖面九折优惠。宿迁游客王先生说:「比赛前专程到镇江游览西津渡,既支持了家乡球队,又感受了运河文化。」更带动镇江西津渡夜游人数较平日激增三倍,景区周边民宿入住率达98%。
各大城市将赛事门票与文旅消费深度绑定,打造「一票多享」模式。盐城推出「观鸟+观赛」套餐,游客凭票可免费进入黄海湿地观鸟基地,预订量突破2万单;淮安文旅消费嘉年华活动中,球迷凭票根在合作商家消费可享八折优惠,带动餐饮、住宿收入增长30%。
「苏超」的赛场上演了一场「十三太保」争锋的现实版,却也在运动与文旅之间找到相互加乘的方程序。
报导称,城市研究专家、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分析称,「苏超」的红火,其赛事效应进一步外溢到文旅、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现等方面,进而从更大程度上拉动经济发展。「苏超」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城市文化、美食、非遗等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展现。
「南京发布」的文章称,「苏超」德比的哏之多,源自人文底蕴之深,更源自发展态势之强,这是属于全国经济第二大省的「凡尔赛」。现代城市的IP之争,其背后是发展路径之争,也是制造破圈效应的自豪感之争。人文、产业、城市气质,互为因果更互相成就,共同构建了城市的魅力。
牛凤瑞分析,中国一个省份可能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的幅员,每个省域都有相对特定的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挖掘文化特色,将这些丰富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需要合适的载体。在江苏,「苏超」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