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加萨控以军违反停火47次 停火线沦死亡线 巴勒斯坦一家11口误入送命
    • 以色列再收到两具人质遗体 哈玛斯吁开放边境关卡
    • 美军打击加勒比海运毒船两人生还 川普:将遣返母国
    • 以色列:人质遗体全数归还前 拉法关卡继续关闭
    • 准备停火5年 哈玛斯官员接受路透专访:无法承诺解除武装
    • 自民党找维新会组联合政府 大阪党部忧心被团灭
    • 张曼玉拒再婚真相曝 王晶揭「梁朝伟不是主因」一句话全网心疼
    • 涉淫魔情搜丑闻 英安德鲁王子弃公爵头衔
    星期日, 19 10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捡垃圾比刨坑抓鼠轻松 藏马熊变胖又变多
    大陆

    捡垃圾比刨坑抓鼠轻松 藏马熊变胖又变多

    云橙由 云橙2025年10月18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熊群翻找垃圾场食物,画面中可见多只成熊与幼熊共同行动。(取材自新京报)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熊群翻找垃圾场食物,画面中可见多只成熊与幼熊共同行动。(取材自新京报)
    熊群翻找垃圾场食物,画面中可见多只成熊与幼熊共同行动。(取材自新京报)

    藏马熊学名西藏棕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上体型最大的肉食动物。「一头成年藏马熊100到250公斤重,有时候为了找吃的,还会学人一样敲门。」潮新闻报导,「当地住户晚上要是听到敲门声,一般都不会开门,就怕门外是藏马熊」。

    一名边坝县牧民说,藏马熊智商较高,除了主动靠近垃圾场、村落等觅食,甚至还会打开简易的储物容器 」;藏马熊找食物的目标特别明确,爱吃甜的,高热量的食物。」部落客吕航介绍,白糖、酥油及刺激性气味浓的食物尤其受藏马熊青睐,「熊一般直接奔着垃圾堆或居民家的厨房去」。

    新京报报导,治多县牧民才仁关于熊最早的记忆,是奶奶口中的神话故事,因为牠们能直立行走,在藏地甚至流传着棕熊和人是兄弟的说法。「熊是象征吉祥的动物」,也是不少牧民的共识。

    熊伤人是极小几率的事,更别提吃人了。熊是那种「只要不去惹牠,牠绝对不会主动招惹你」的动物。即使在山间意外相遇,牠也会立刻逃离,更直接地说,「熊是怕人的动物」。

    「可是最近10年来,熊愈来愈不怕人了。」几乎每天,才仁的姊夫都能看到熊下山闲晃。每周至少一晚,他会被熊爪画过铁皮的尖锐声吵醒。

    熊砸过门、撞烂过柜子、拉掉过抽屉。姊夫索性敞开门,把米面油摆在外面,零食放在桌上,「只要别砸家具,就当是招待牠。」还养成进门前先吼两句的习惯,「向牠打声招呼,不然迎面撞上就完了。」

    研究者对这种大型动物有另外的认知: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熊是重要的角色。

    「西藏棕熊是高原上的益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作用。」因为食腐,牠会分解掉大量动物尸体,防止瘟疫发生。牠也在调节高原囓齿类动物的数量,据统计,一只成年西藏棕熊每天要吃掉11~16只鼠类动物,「对草原的保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平均海拔4700米,这个偏远的高原县城近年日渐现代化。(...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平均海拔4700米,这个偏远的高原县城近年日渐现代化。(新华社)

    垃圾场 成新型自助餐

    但人类定居点囤积食物和生活垃圾的出现,正在改变牠们的选择。作为兼具主动捕食与食腐习性的机会主义者,西藏棕熊能快速利用这一「新型」食源,「捡垃圾比刨坑轻松多了。」学者周鹏说。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吴岚发现,熊获得人类食物的利益代价比(食物能量与取食代价的比值)是挖旱獭的70倍以上。在另一项调查里,研究者对青海省治多县及曲麻莱县的棕熊粪便样本进行食性分析,发现其中27.4%的棕熊粪便样本含有人类的食物。

    根据先前的研究,藏马熊可能的数量在5000到6000只,不过牧民的印象里,这两年熊明显变多了,5、6只熊一起下山的景象愈来愈多。熊也变大了,「以前熊是瘦长的,现在肚子圆滚滚」,有学者发现,曾经的熊体重一般不超过90公斤,如今却出现近200公斤的熊。

    西藏棕熊的生育模式也出现变化。通常西藏棕熊每胎产一至两只幼崽,但周鹏通过布设的红外线相机监测发现,部分棕熊个体每胎竟能产下三只幼崽,这一现象提示牠们的生殖行为可能受到环境因素或食源变化的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熊的习性也在改变,原本是独居动物,但在垃圾场觅食的熊,同吃一堆垃圾的情况相当常见。熊出没时间也变得难以预料,草山的熊习惯在白天刨洞捕食,但垃圾场的熊则习惯在晚上觅食。

    才仁家的冬牧场上,一处草场遍布鼠兔和旱獭挖出的洞。(取材自新京报)
    才仁家的冬牧场上,一处草场遍布鼠兔和旱獭挖出的洞。(取材自新京报)

    活动范围 缩小百倍

    通常,成年藏马熊的年活动范围约7000平方公里,每日活动范围达10余平方公里。 「如果牠意识到垃圾场有稳定食源,日活动范围可能缩小至2、3平方公里。」周鹏表示。事实上,有学者已经发现,相比草山上的熊,垃圾场附近熊的活动范围缩小上百倍,「就只在垃圾场周围转。」

    这位学者担心,熊愈来愈依靠垃圾,逐渐丧失野外捕食的能力;一名长期在三江源地区从事生态环保工作的公益机构负责人表示,母熊带幼熊来垃圾场觅食不断增加,因为通往垃圾场的山路陡峭,母熊甚至会教小熊如何下山更快。

    而才仁姊夫和不少牧民发现,小时候常见到熊在草山上刨坑,叼走土拨鼠的场景。但现在,土拨鼠的残骸、熊脚印、刨过的坑和熊粪都愈来愈少了,「是不是熊都去垃圾场了?」他们猜测。

    牧民还有更长远的担忧,当垃圾场的熊愈来愈多时,草场上的鼠兔也激增了。

    熊都跑去吃人的食物和垃圾,就没有熊会来吃鼠兔和土拨鼠了。在才仁家的夏牧场上,数百平方米的草场布满密密麻麻的鼠兔洞,只有一层贴着地皮的发硬的植物,「以后不会再长草,牦牛吃什么呢?」

    周鹏认为,如果熊长期依赖人类食物和垃圾,对囓齿类族群的生态调节作用可能减弱,导致囓齿类动物数量增加,进而对草场结构和植被覆盖造成负面影响。尽管也有学者并不认同这种简单的因果关联,但也不得不承认,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青藏高原上,这个青藏高原最大的捕食者一旦改变习性,将会对生态链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熊群翻找垃圾场食物,画面中可见多只成熊与幼熊共同行动。(取材自新京报)
    被游客投喂的藏马熊。(取材自九派新闻)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藏马熊爱上青藏高原垃圾堆 敲响生态警钟

    2025年10月18日

    李政道、杨振宁恩怨解密 诺贝尔「排序之争」让他们决裂半世纪

    2025年10月18日

    中共活摘器官罪行蔓延至婴幼儿 专家解析

    2025年10月18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8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18

    曼谷艺术中心展览受干涉:中国要求修改或下架作品

    2025年8月8日10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10
    不要错过
    娱乐

    张曼玉拒再婚真相曝 王晶揭「梁朝伟不是主因」一句话全网心疼

    由 明河2025年10月18日0

    张曼玉年过60岁仍然气质出众。…

    金钟60/严艺文最遗憾是「壁虎」黄迪扬双头空自嘲:跌落神坛

    2025年10月18日

    中国4大维密超模3位当妈了 剩下「她」还没公开认爱

    2025年10月18日

    杨振宁生前传分好遗产 翁帆只得「归根居」?现金18亿疑全给子女

    2025年10月18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