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障金奖影后玛丽麦特琳(Marlee Matlin)拍摄自传方式纪录片,并找来同为听障的女导演负责掌镜,大幅提高听障人士从事电影事业的讨论热度。
根据美联社报导,美国大师工作室(American Masters)邀请麦特琳拍摄纪录片时,她心中最佳导演人选就是萧珊娜史特恩(Shoshanna Stern),因为后者也是一名聋人。
「玛丽麦特琳:不再孤单」(Marlee Matlin: Not Alone Anymore,暂译)犹如麦特琳的人生回忆录,从听力正常的家庭长大,1986年首次获邀拍片就担任「悲怜上帝的女儿」(Children of a Lesser God)女主角,让原本默默无闻的麦特琳年仅21岁,荣登影史最年轻奥斯卡影后头衔,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其实麦特琳曾经出版回忆录「我稍后会尖叫」(I’ll Scream Later,暂译)公开大部分人生经历,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令人满意,直到这部纪录片才是通往听障族群的一扇大门。
首次执导拍片的史特恩也戒慎恐惧表示:「直到接手后我才意识到,我们所知的纪录片形式,其实都植根于声音、植根于大家能够说话的假设,如果使用美国手语,我们该怎么办?我必须重新建构整个纪录片的形式。」因此纪录片运用突破性技术与声音设计,将美国手语(ASL)与视觉交流放在第一顺位,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融入麦特琳的对话与世界观。
麦特琳指出:「如果邀请听力正常的导演来拍这部记录片,效果或许可以很好,但导演不会用同样眼光看待我,他们无法拥有与聋人相同的视角。」
对于曾经参与拍摄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乐动心旋律」(CODA),麦特琳对于这部纪录片也有所期待:「我要借此机会特别强调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想像你们一样成为演员、成为导演、成为制片人,我们想在电影工业各个层面工作,所以对于我们想成为业内一员的渴望,这部新片大大提高讨论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