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出轨该科规培医师董袭莹事件,引发舆论对于原本目的在培养医学领袖的协和「4+4」制度成了特权的质疑,前媒体人胡锡进也评论认为此事涉及机会公平,评论甚至形容「董小姐出轨,一己之力火烧协和」。有关4+4的爆料也不断冒出,盛传近年协和4+4没人淘汰,有博士论文正文仅12页,也有学者认为4+4被公众误读了。
综合报导,近日因中日友好医院规培生董袭莹被曝从经济系「半路出家」当上外科医师,引发了公众对于4+4医学生培养模式的质疑,一位了解国内医学生培养模式的专家表示,4+4模式的初衷就是为培养学科领袖而设立的。当时设计的方案是通过严格的考试筛选,培养学术带头人。4+4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在这次事件中被公众误读了。
专家表示,引发舆论的是网上有消息将规培生与「特培生」等同起来,称一些医院在招聘医师时,把相当比例的名额留给「特殊培养」的4+4学生,有失公平。
不过也有一名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表示,相较于更普遍的「5+3+3」学制,4+4这种模式下的医学生培养年限大幅缩短。尽管校方介绍,该试点班在培养过程中会进行考核,严格分流,但据其回忆,近几年未曾听闻有4+4试点班的学生被淘汰。网上也有爆料称有4+4博士论文过短,正文仅12页,必须高门槛而且严把关。
峰学蔚来创始人张雪峰在直播中谈及董袭莹4+4培训表示,「都见怪不怪了,只不过没有想到,能做到这么直白和令人发指的」,专业跨度如此之大的他也没见过。前媒体人胡锡进评论指出,对董袭莹4+4规培学历和她在院内工作安排的持续追究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涉及机会公平,更涉及人们对医疗安全的关切」。
另有网易「这里是中国」在题为「董小姐出轨,一己之力火烧协和」评论指出,从董小姐身上看到的是,手术刀如何成为特权手中的玩具。董袭莹是如何从无专业水平,也不讲医学伦理到如何成为中国医学教育顶配(协和4+4)学生,其中是否在运行中疑沦为特权阶层的「镀金信道」,应该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