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券商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去年11月曾因针对中国经济困境的演讲惹议,今年4月又质疑中国官方对美国关税的反制策略是「掀桌子」,放弃投标机会;财联社报导,付鹏「因身体原因」请职,不再担任东北证券任何职务。
有港媒报导,付鹏4月30日向媒体透露,因个人身体原因从东北证券离职,目前正休养调整中。1日又告诉陆媒,他刚做完两场大手术,「昨天还在晕乎乎,今天开始清醒点了。」付鹏表示,过去几年的高强度工作已对个人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医生的建议下,刚做完两场大手术,要休养半年,为不影响公司工作及个人休养,他选择主动辞职。公开信息显示,付鹏自2020年2月21日起受东北证券研究所邀请出任首席经济学家,至今五年。
于下一步工作计划,付鹏说目前暂未规画,待身体康复后再定,希望市场能给他安心静养的机会。
据了解,付鹏先前多次因为争议言论,导致个人社群平台帐号被封锁。去年11月,付鹏在一场内部投资讲座上,指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严峻局面。
他说,中国经济的问题远比表面看到的严重得多,有效消费不足、中产阶级陨落,官方刺激措施也无法像2008年那样奏效。他也批评当前的舆论环境不能说中国经济的不好,并指出这会使资讯回馈形成谬论性错误,使决策层做出错误判断。
演讲内容流出后在中国社群平台上热传,但频遭删文;随后,付鹏微信影片号「付鹏的财经世界」一度被禁止关注。
同时期,也有其他的券商经济学家指中国经济数据被高估、「年轻人死气沉沉」等。到了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向行业机构下发新通知,要求加强对首席经济学家的声誉风险管理,明确要求经济学家对外参加活动、发表言论要事先报备与审查,并要对拟聘任人员的背景展开调查。
今年4月初,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对中国加征34%对等关税后,中方也祭出同等反制措施,又传出付鹏对此质疑,认为川普此举是采购商对供应商的常见策略,若「掀桌子」不参与谈判,形同放弃投标机会,将被排除在供应链之外。这样的观点显然与中国官方的强硬态度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