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达五天的五一假期结束,假期消费成绩单出炉。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年增6.3%,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各项数据反映民众消费、出行意愿增加,为消费复苏带来好兆头,但美媒报导,中国有关土地买卖、外资投资数据、失业指针信息、企业信心指数等数据都被「盖牌」,总体经济恐怕并不乐观。
根据中国商务部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年增6.3%,在旧换新补贴带动下,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成长15.5%、13.7%和10.5%。服务消费和餐饮文旅市场升温,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年增8.7%。根据微信团队「微信派」发布的五一假期报告,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假期间,高铁出行、公共交通、餐饮位居前列,微信支付消费笔数较去年成长超过10%。
一连串的亮眼数字似乎捎来经济复苏的好兆头,但华尔街日报4日以「中国经济到底有多糟?答案所需数据正在消失」为题报导,指近年来,中国有关土地买卖、外资投资数据、失业指针信息、企业信心指数乃至遗体火化等数据已「被消失」,甚至连官方的酱油产量报告都不再公布。这些数据涉及官方高度敏感或头疼的领域,而「盖牌」的举动使外界更难了解中国的情况。
据明报、中央社引述华尔街报导指出,这么多数据的消失,正值中国在债务负担过重、房市摇摇欲坠及其他问题的重压下步履蹒跚,这些问题都促使官方采取强硬手段控制相关的言论。报导举例称,中国全国土地销售面积从2010年至2021年皆有数据可参,但2022年就中断了。中国房地产数据消失,让外界质疑当局有掩盖房地产泡沫化的意图。
民间对经济前景悲观也与官方宣传出现落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受美中贸易战影响,不少外贸企业叫苦连天,深圳一间外贸企业负责人透露,广东很多任务厂生产线都停了,「公司已经开始寻找买家,老板不打算再继续做贸易了。」
社交平台上也大量网友质疑官方数据与现实情况不符,年轻人发声表示难以就业,武汉的张女士则直言今年五一气氛远不如前,「我们这里的沃尔玛超市没看到什么人,以前热闹王府井(商铺)都搬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