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官方再提出反内卷措施,这次锁定的是电商平台企业及平台内经营者。中国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等三部委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当中提及,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中国电商的外卖餐饮补贴大战在今年4月开打,为了扩大市占率,京东外卖砸下1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4亿美元)补贴,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跟进后,并在7月追加500亿元补贴达到最高潮,造成餐饮业者杀价竞争,中小餐饮业者亏损倒闭,外卖骑手疲于奔命,最后引发官方多次强力介入制止才暂时平息。
该「行为规则」主要锁定电商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针对规范经营者价格标示行为方面,「行为规则」明确要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需要遵守的价格标示规范,对做好价格促销、补贴、差别定价、动态定价等规则公开提出具体要求。像是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不得虚假、夸大宣传补贴金额和力度等。
在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方面,对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擡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细化规定。当中提及,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或是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平台经济领域涉及的经营者众多,其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者价格行为作出一般性规定,但在平台经济领域如何更好落实,还需进一步细化实化监管要求。
央视旗下自媒体「玉渊谭天」指出,文档从起草到如今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间经历两年多,期间多次征求相关平台意见,并不是针对「外卖大战」推出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