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广东汕头市仙门城社区、深溪社区,清末因抢水发生械斗,造成伤亡,此后百年互不往来。在多方协同的持续努力下,两个社区迎来「世纪大和解」,29日仙门城社区与深溪社区举行互访联谊,正式为两村百余年的积怨画上了句号。
广州日报报导,仙门城社区与深溪社区的历史积怨可追溯至清代末期。百余年前,仙门城与深溪在争夺灌溉水源和山林资源时,爆发过宗族械斗,造成伤亡,自此筑起无形高墙,「互不通婚、互不来往」的祖训代代相传。
深溪社区党委书记刘永武介绍,这一陈规导致两社区村民婚恋受限、经济文化交流受阻,甚至在外乡亲的商贸合作也遭受牵连
「我是土生土长的仙门城人,从小就听父母辈说,深溪和仙门城存在互不往来、互不通婚的旧俗,不管是私下交朋友、还是做生意,两地居民总是存在一定隔阂。」仙门城社区赵氏大宗祠常务副会长赵锡龙表示,而今,两社区缔结友好,捅破了这层「纸」,对大家往来交流大有帮助。
近年来,两个社区的历史积怨问题得到当地的重视。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破除历史积怨、激活发展动能」逐渐成为两村的共识,两地村民决定放下成见、消除隔阂,重新缔结为友好邻乡关系。
今年6月,仙门城社区和深溪社区的代表互赠「敦亲睦邻」牌匾,象征两个社区正式打破芥蒂,重修友谊。
仙门城社区与深溪社区的和解亦促进了双方「共赢」。在环境共治方面,两社区共同投入300余万元,携手打造整洁优美的绿美家园;在基础设施联通上,两社区合力推进关键公路的建设及周边景观亮化工程,并兴修水利沟渠。另外,双方还打破地域界限,共同打造「翠湖旅游区」。
极目新闻报导,据了解,化解百年积怨并非易事;2022年起,潮南区将历史「积怨村」治理纳入专项内容。为了更好地化解村民心中的顾虑,潮南区相关工作组创新推出「民俗调解」机制,充分考虑两村的信仰差异,组织两村共同举办和解仪式、祭拜先人等仪式,告慰先人、化解心结。同时,巧妙融合宗族文化与乡贤文化,充分发挥宗族中「叔公头」「理事长」等人脉广、威望高的优势,带动社区居民转变观念,放下思想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