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15届全运会圣火传递2日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主办方在火炬传递大秀中国新科技,包括首个人型机器人火炬手,且首次由无人驾驶车参与火炬传递。此外,火炬手中也有许多科学家、科技企业在列,科技成分含量高。
深圳特区报新闻客户端「读特」报导,深圳站,其中有一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以拟人奔跑姿态完成100米传递,成为全场焦点。背后是深圳企业在动态运动控制、5G-A(5.5G)技术远程即时操控、负重稳定性3大技术领域的突破,更是深圳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复杂场景应用的一次集中展示。

「夸父」机器人此次承担火炬传递任务,并非简单机械重复动作。研发团队乐聚机器人对运动控制算法进行重要升级,重点提升奔跑时的「黏性」与动态性。先前机器人奔跑姿态较为固化,而新一代算法让机器人在迈步、摆臂等动作上更接近人类跑步的自然流畅感,使其在火炬传递中展现出接近真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性。
「夸父」是全球首款搭载5.5G技术的人形机械人,借助5.5G低延时、高带宽的特性,研发团队实现了火炬传递现场的即时视频回传与远程控制流无缝交互。操作员在位于深圳乐聚机械人公司的控制室内,就可实时操控在市民中心广场奔跑的机械人,完成起步、奔跑、挥手、交接火炬等一系列动作。
研发人员指出,该场景是对未来产业应用的一次重要验证。例如,在电力巡检、高温作业等危险或特殊环境中,人形机器人可借助5.5G实现远程替代作业,为「无人化」作业场景提供技术支持。
香港文汇报报导,除了机器人,机器狗也现身火炬传递现场。在火炬手将火种传递出去后,机器狗用四只腿走向火炬手,停在身边,给他们送来15届全运会的吉祥物,为15运增添氛围感。
科创板日报报导,广州站的火炬传递加入了无人驾驶车接力环节,在越秀公园参与全运会的火种灯护送,并将火种灯运送到广州体育馆的火炬传递点位。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由无人驾驶车参与火炬传递环节。据了解,该款无人驾驶车是搭载了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埃安霸王龙Robotaxi。
全运会突出对科学的重视,除了前述科技外,火炬手名单不乏中国知名科学院院士,深视新闻报导,深圳的火炬传递由莲花山公园的空中连廊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担任首棒火炬手,其为国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在前海石公园,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接力第14棒火炬;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则作为第48棒火炬手。
科技企业家也加入火炬手行列,包括影石科技创始人刘靖康、越疆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刘培超,速腾聚创首席运行官邱纯潮,比亚迪集团腾势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李慧,自变量智能科技创始人王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