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对伊朗造成的战争破坏,包括锁定杀害至少14名科学家,对伊朗核计划人才的攻击力道堪称前所未闻,但外部专家直言,这只能让伊朗核计划进度倒退几年,但无遏止作用。
以色列驻法国大使札卡(Joshua Zarka)告诉美联社,以色列近2周的空袭行动,外加美国匿踪轰炸机投放巨型钻地炸弹,无论伊朗核子基础建设和原料还剩多少,以方针对性的杀戮行动已让伊朗「几乎」无法再制造武器。
札卡说:「整个(科学家)团队消失殆尽的事实,基本上让(伊朗核子)计划倒退了几年,而且是很多年。」
然而,核子分析家表示,伊朗有其他科学家来填补遗缺。欧洲多国政府也说,光靠军力无法消弭伊朗的核子技术知识,而这也是他们希望展开斡旋的原因,盼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伊朗核计划引发的隐忧。
伊朗长久以来都坚称他们的核子计划为和平用途,美国情报机构的评估也说,伊朗并未积极寻求开发核弹。然而,以色列领导人却主张,伊朗可能迅速组装核武。
人在日内瓦、专门研究俄罗斯核武的分析家波德维格(Pavel Podvig)认为,以色列杀害伊朗科学家,用意可能是为了「吓唬作用,让人不敢参与这些计划」,但他也质疑,「这要做到什么地步?难道要开始对物理系学生下手吗?这种作法只会是永不见底的无底洞。」
以色列过去就曾被怀疑动手杀害过伊朗核子科学家,但从未如这次一样公开承认。
2020年,德黑兰当局就曾把伊朗著名核子科学家法克里札德(Mohsen Fakhrizadeh)之死,怪罪在以色列头上。
法国智库战略研究基金会(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分析家瑞内尔(Lova Rinel)说:「这虽耽搁了核子计划,但计划还是在,所以没发挥作用。这么做的象征意义大于战略意义。」
札卡未提及法克里萨德之死,但说如果不是核子计划屡屡受挫,「伊朗早就拥有炸弹了」。他说:「他们还没能制造出炸弹。每一次的事故,都让这项计划进度稍微落后了一点。」
伊朗通信社(IRNA)报导,伊朗和以色列结束为期12天的战争后,德黑兰当局将于28日举行国葬,送战事中丧命的高端军事将领和首席科学家最后一程。
在6月13日战争首日阵亡的革命卫队(Revolutionary Guards)指挥官沙拉米(Hossein Salami)将于26日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