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川普飞往荷兰参加北约峰会前,严厉批评以色列和伊朗破坏停火协议,甚至爆了粗口。北约秘书长吕特25日与川普一起会见记者时提及此事,亲切称呼川普为「爸爸」,引来各界侧目。吕特随后澄清,强调自己并不是真把川普当成「爸爸」,只是开玩笑而已。
根据当时影像,川普在白宫外告诉记者,以色列与伊朗「基本上就是两个国家打太久、太激烈,不知道他X的自己在干嘛」。
福斯新闻报导,川普与吕特25日在海牙举行双边会晤,谈及美国在促成以色列与伊朗停火中的角色时,比喻两国「就像学校操场上两个小孩打架一样,打得乱七八糟,根本拦不住。让他们先打个约2、3分钟,之后就比较容易劝开。」
吕特接着幽默地插嘴:「然后爸爸有时候就得说点重话了。」
国会山报报导,吕特当天稍晚向记者解释:「关于『爸爸』这件事,我没有叫他『爸爸』。我的意思是,有时候我在欧洲听到一些国家问:『嘿,马克,美国还会和我们站在一起吗?』我就说,这听起来有点像一个小孩子问爸爸,『嘿,你还会留在这个家里吗?』」
吕特强调,他是从这个比喻的角度使用「爸爸」这个词,并不是在叫川普「爸爸」。
川普随后在另一场记者会上对吕特的话一笑置之,打趣说:「我觉得他很喜欢我。」接着说:「不过他说得非常亲切,『爸爸,你是我的爸爸』。」站在他身后的国务卿鲁比欧则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另据港媒大公报报导,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25日在荷兰海牙落幕,尽管峰会最终在推动成员国将军费增至GDP 5%上达成了象征性共识,但其实美欧各有盘算,峰会宣言甚至玩文本游戏。有分析认为,要达到「5%目标」对于多个北约成员国来说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无异于「政治经济上的自杀」;如此勉强也要达成名义上的「共识」,只是为了讨好美国总统川普,也更凸显美欧之间的巨大分歧。
媒体注意到,在峰会宣言的文本中,仅指出「盟国」(allies)达成共识,而非「所有盟国」(all allies)达成共识。有评论认为,这一「文本游戏」给各成员国制造了「灵活解释」、「5%目标」的空间。
消息人士透露,宣言并未要求「所有盟国」,是西班牙总理桑杰士(Pedro Sanchez)与北约秘书长吕特讨价还价的结果。在峰会前的紧急磋商中,桑杰士坚决反对将军费增至GDP的5%,仅承诺增至GDP的2.1%。
西班牙的做法让川普极为不满。他25日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点名批评西班牙,称其表现「糟糕」、「想要搭便车」,并公开威胁说,将在贸易谈判中让西班牙「付出双倍代价」。
除了西班牙,比利时、斯洛伐克等国也对过高的军费目标表达担忧,认为短期内难以承受。意大利前总理孔蒂(Giuseppe Conte)25日在海牙出席一场反战活动时,抨击北约要求成员国增加军费至GDP 5%的做法,称其为「政治经济上的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