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爷71岁开始练习短跑、湖南阿姨47岁戒掉牌瘾投入健身,他们用自身的毅力和坚持,活出了更精采的人生,更要以自己为例,告诉所有人「运动健身永远不嫌晚」。
老金对速度的渴望,从跑步的姿势就能感受到。身子前倾,脖子使劲向前伸。起跑之初,他上身和地面几乎呈30度。慢慢地,这个角度逐渐变大,直至上身挺起来,72岁的老金咬着牙,脖子上凸起青筋。
★半路出家 71岁开始练习
新京报报导,老金名叫金辉,生在山东的他71岁时才开始练习短跑,是短跑界的「新秀」。但他投入全副身心,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跑出了百米13秒57的成绩,打破了同年龄的全国纪录。
为生活奔忙了大半辈子的老金,在2024年才正式开始练习跑步。那时的他觉得自己在跑步上「就是个小学生」,不论是动作、技术、体能都落后别人。
「半路出家」的老金在短视频平台上传了自己的跑步视频,在评论区向网友拜师。有人指出他跑步时前倾角度太大,会压着前腿擡不起来,有人建议他摆臂的动作要调整,老金把这些都记下来,在训练前打开手机看上几眼。老金在网络上看到一名体育生起跑漂亮,就把他的视频下载下来,用0.2倍慢速细细研究,一遍遍模仿,直至形成自己的肌肉记忆。
除此之外,老金还把跑步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他常常边走路边高擡腿,上下楼时每一步都用力往上蹬,「你就得每时每刻都围绕这个中心在努力,才会提升成绩。」
这个经验来自他曾经对足球运动的投入。报导指出,2008年,老金退休后和子女定居青岛,住家紧邻体育街,当地老年足球队经常在那里训练。两年后,喜欢足球的老金也加入其中,而队里很多人曾是专业足球运动员,跟他们相比,老金的技术差很多。
好强的他为了不落人后,别人训练时跑5000米,他就再多跑2000米,还向每个队友讨教,也就是在这段期间,老金打下了良好的体能基础。
因为跑得快,队友们建议老金去试试专业跑步比赛,还给了他一双旧钉鞋。从此,老金踏上了他的短跑之路。
他参加了2023年中国田径大师赛青岛站的比赛,虽然前70米一直处于领先,但在后段开始感到腿擡不动、气也喘不上来,才领悟到自己「根本就不会跑,不会合理分配体能」。
最终老金以15秒26的成绩取得第二名,不服气的他开始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思考如何分配体能、把最后的力量发挥在冲刺上。随着参加的比赛愈来愈多,老金成了同一年龄组「数一数二」的人,认识他的人也多了起来。
★战绩辉煌 不断刷新纪录
这股不服气的劲儿,贯穿在老金的人生中。
老金回忆,这个特性承自于父亲。老金的父亲是名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身受五处枪伤、一处手榴弹伤,在战场上肋骨折了好几根,肝脏没了三分之一,留下一副伤残的身体。父亲无法承担更多劳动,但他还是到处打零工、帮人种水田挣钱养活一家人。
报导指出,老金上小学二年级时,他们一家搬到内蒙古生活。在异乡的生活极其困难,作为长子的他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为了生活,老金上学以外的时间被各种农活填满,他走十多里地的路去背柴,当他背着和自己一样高的柴翻山时,腰几乎要弯折到90度。
有了自己的家庭后,老金更努力工作。当时体重55公斤的他,常常要扛起80几公斤的氧气瓶,别人是两人扛,他就自己一个人扛到肩膀上「嗖嗖」地跑。
来到人生后半段,老金已经不需要再背柴、扛氧气瓶。现在,他的腰弯下,是为了让自己跑得更快。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年轻时扛起的重量或许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他的肌肉。
2024年10月,老金重回中国田径大师赛赛场,不但拿下五个项目的金牌,还在男子70-74岁100米项目中跑出13秒57的成绩,打破了这项比赛的全国纪录。老金形容,那是他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光,意味着自己的辛苦和付出得到了回报。
2025年3月15日,老金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WSE田径公开赛,获得男子70-74岁组100米、60米、200米三个项目的冠军,再为自己的得奖纪录刷新战绩。
★人生暮年 还要继续奔跑
报导称,随著名气渐长,开始有体育生找他签名合影,比赛前看台上会传出给他加油的声音。老金喜欢这种被关注、被鼓励的感觉。在跑完后,他一定会向看台上的观众挥手致意,感谢那些目光和为他发出的呼喊。
老金也用心对待着在短视频平台上与他交互的人,每次回复评论时,他都会点进对方的主页,看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点,再在评论里夸赞一番。虽然这得占据他每天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老金坚持这么做,如同向看台上给他加油的人表示感谢,「人得讲良心」。
不少网友担忧他年纪这么大还跑步会有风险,老金表示,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家人也都支持他继续跑下去,他希望在此后的人生里,能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老金的视频主页上,密密麻麻全是他奔跑的片段。冬天在户外训练时,他的头和脸都包得严严实实,戴着眼镜,单看步态,跑起步的老金仍旧是一个年轻人。
在人生暮年,老金要继续奔跑,在赛道上为自己赢得掌声。
●47岁戒赌健身 60后湖南阿姨练出少女身材
运动不但能强身,更能让人维持良好体态。湖南有一名60后阿姨,原本沉迷于牌桌上的快意厮杀,后来在47岁时开始居家自学健身,搭配饮食调整,不但成功摆脱赌瘾,还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身材宛如少女。
自媒体「真采之家」报导,60后的贝姨(化名)在开始健身前,是个从年轻时就迷上打麻将的赌徒,只要没事就往麻将馆里钻,严重时还会在牌桌上坐上一整天。有一次她打麻将打得太入迷,甚至忘了要去接孩子放学,一直到晚上7、8时才想起来。
贝姨说,她去到幼儿园时已经关门了,回到家,隐忍的老公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对她发脾气。贝姨虽然下定决心不去赌博,但还是抵不住诱惑,最后变本加厉,每天除了回家吃饭、睡觉外,对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只关心当天的牌局设在哪个地方。
贝姨自承,她最疯狂的时候应该是在健身前四年那段时间,老公早就不再管她,孩子也上大学不用操心。自己快要退休也没怎么去上班,手里又有闲钱,每天起床就去赌,经常打到第二天凌晨,甚至还会通宵。
这几年糟糕的生活方式,让贝姨比同龄人看起来老很多;长时间在牌桌前打牌,也让她背疼、腰痛,甚至走起路来两腿发硬。
偶然一次洗完澡,贝姨突然发现镜子中的自己憔悴沧桑,腰上堆积一圈松垮垮的赘肉,之前的肌肉线条毫无踪迹。对自己感到极其陌生的她下定决心,得运动起来把赘肉减下去。
她买了一台跑步机,只要不去打牌就是跑步。持续跑了十天,贝姨感觉掉了一些脂肪,也慢慢开始喜欢跑步后酣畅淋漓的快感。这是第一次,有赌博以外的事物能让她感到兴奋。
贝姨开始搜索瘦腰的办法,多年赌博让她变得急功近利,而健身却是最需要长期积累的。她练过平板支撑,但坚持一个月没效果就再搜索其他运动。如此反反复复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每天汗流浃背、肌肉酸痛,效果却不如人意,贝姨开始进入自我怀疑。
后来她才知道,自己是因为不科学的训练进入了瓶颈期。于是她开始关注各类健身博主,加入一些交流群,从头学习健身专业知识。
贝姨从最基本的健身名词、术语开始学起,遇到不懂的就问百度、问网友,问清楚了就记在笔记本上。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了健身「小达人」,训练前会先看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需要耐力还是力量,训练后测心率、拉伸身体,也逐渐在健身中找到了更多乐趣。
长期久坐麻将桌前,贝姨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从外表轮廓看像是一颗梨,腰围明显大于臀围,四肢较细。她开始查找数据、请教教练,这种身材就需要进行内核训练,以减脂为主。
随着健身经验和知识的增长,贝姨的训练方式也不断调整,由单纯的「孤立动作」到「复合动作」,带动身体肌肉群全部参与进来。她表示,对女生来说,做更多的复合动作能够更快地帮助塑造紧致的身材。除了运动,贝姨也搭配健康饮食,她在网络上搜索食谱,持续进行减脂训练。
每学一个新的动作,贝姨都会用手机拍下来,查看自己的动作是不是正确?也下载了运动App,及时掌握自己的身体数据。健身五年来,她整理了九本健身笔记。
自从迷上健身之后,贝姨再也没去赌博了,生活的很有规律。现在,她每月制定一次训练计划,每天早上5时半起床,6时开始训练,每次一个多小时。
贝姨表示,她保持健身热情的一大秘诀是多种多样的健身方式,比如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以有氧为主,后来就是小型的器械,之后就是重训。除此之外,她更迷上了徒手健身,还开始练习瑜伽。
现在贝姨老公对她的变化非常高兴,儿子也大力支持。贝姨说,儿子以前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比较胖,她带儿子一起训练,「他两个月瘦了近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