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限时臻享价26万起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到店
    • 以色列再开战 轰炸也门3港口1发电厂 威胁「像对伊朗一样出手」
    • 红海又有商船遇袭 以军空袭胡塞掌控港口
    • 史上第一次 日皇抵蒙古国事访问
    • 哈米尼在以伊冲突后 首次出席公共活动
    • 波兰加强与立陶宛、德国边境检查 防堵非法移民潮
    • 石破茂街头助选 再批中国扩军在台周边布署航舰
    • 捷克节目虚构「中国行」影片爆红 测网红对外宣警觉性
    星期一, 7 7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中国「盒武器」背后 谁在喂养非法数据库?
    大陆

    中国「盒武器」背后 谁在喂养非法数据库?

    明鉴由 明鉴2025年5月4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网吧是不少未成年人进行或参与网暴的场所之一;示意图。 (路透)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网吧是不少未成年人进行或参与网暴的场所之一;示意图。 (路透)
    网吧是不少未成年人进行或参与网暴的场所之一;示意图。 (路透)

    「开盒」的前身是「人肉搜索」,十几年前就已出现,不知从何时起演变成「开盒」,形式更为激烈,包括电话、短信骚扰、恶搞,甚至煽动网暴。以百度近日所称其副总裁13岁女网暴孕妇的「开盒」信息来自境外社交媒体平台Telegram的「社会工程学数据库」为例,仅需38.78元(人民币,下同,约5.34美元)就可获得「翻墙」直接登录帐号,进入「人肉超市」里「选购」。

    信息有价 从免费至数千

    综合文汇报、红星新闻报导,外网「开盒」已经成为产业链,相关平台数不胜数,搜索「Telegram」或「社会工程学数据库」会立即弹出相关信息,教人如何寻找免费平台、如何使用平台「开盒查人」等。除花38.78元即可「翻墙」,还对打不开网址情况给出提示,包括「开梯子翻出去」、「用简体汉化包请打开梯」等皆不需提供任何身分信息。

    自媒体博主川烈表示,他因为经常揭露网络诈骗套路,而饱受「开盒」网暴困扰。川烈表示,「开盒」是一环接一环的,只要掌握被「开盒」者的社交媒体帐号,就能通过非法数据库获得其手机号、身分证号,甚至了解其家庭关系。

    据文汇报实测,登录Telegram相关平台后会有提示,只需提供被查找人的一项信息,如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即可查到这个人的全部信息;用平台机器人可免费查找简单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住址等,如果查找户籍信息、开房纪录、工资收入、银行流水、手机定位、名下资产等高难度数据,需与平台客服联系,付费查找,价格从几百至数千元不等。

    可供查找的信息五花八门,「50元可查单人户口,400元查全家,500元查外卖地址、开房纪录,2000元能通过手机号查定位……」等等。此外,也可以通过每天登录平台签到、邀请别人加入群组等获得积分,用户可以用积分换取查找次数等等。

    而在以「开盒」为内核的海外社交媒体群中,起到「开盒」作用的工具多被称为「社工库」。除去各个领域的「开盒」分支外,海外社交媒体群内也存在不少单独的「社工库」频道或群聊。在一个网络技术交流平台上,有人曾总结流行的「社工库」帐号,每个「社工库」均关联一个海外社交媒体帐号或群聊。

    进入多个「社工库」帐号,其基本模式包括群聊、机器人及客服三种情况。在群聊中,由运营者发布可供查找的信息类型范围、参考结果模板等;机器人负责处理简单的查找业务;客服则负责处理更复杂的业务。不少「社工库」群聊中,还发布内容夹杂着其他涉赌、涉贷黑灰产广告,以此「引流」至其他业务。

    招募诱饵 建信息供应链

    值得警惕的是,据文汇报报导,部分群组公然招募快递、银行等机构内部人员及公职人员,以「合作安全,无忧赚钱」为诱饵构建信息供应链。

    2023年,「通信企业管理」期刊刊发文章「社工库信息泄露事件对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的启示」指出,2023年2月,国外社交媒体群聊大面积转发一社工库查找机器人链接,网传该机器人泄露了数十亿条个人信息,以快递信息为主。经数据验证和分析,所泄露信息真实有效。

    文章称,「非法获取敏感个人信息并用于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已形成有组织、分工明确的『网络黑色产业链』:上游为提供技术支持的黑客(又译黑客),或者泄露敏感个人信息的『内鬼』;中游为社工库,即『黑产』地下数据库的运营方,社工库数据被反复清洗、聚合搾取价值;下游是实施『黑产』犯罪行为(如诈骗、洗钱、骗贷)的团伙」,建议摸排「黑产」社工库情况。

    今年3月18日,公安部公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其中甘肃省张掖市公安机关侦破的「1·2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显示,2023年2月以来,以李某飞为首的犯罪团伙勾结快递行业工作人员,利用技术手段窃取快递订单相关个人信息并出售牟利;2024年3月,甘肃张掖警方抓获18名疑犯,查明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公安部在此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群打击,共打掉犯罪团伙12个,抓获疑犯65名。

    个人信息 被数字网络化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所长李胜怀教授认为,「开盒」同时还有另一层次的危害性。在乡土社会向网络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个人信息都已经被数字化、网络化,这诸多的网络信息拼合起来,就构成了数字形象、数字身分,它们承载了普通人的数字社会关系,延续了传统活动场域。

    在当下的网络世界中,个人信息安全不仅关涉个人隐私和意识自主,也是维系数字认同、建构数字人格,承载数字功能、拓展数字网络的基础要素。

    「网络与人际关系已逐步由弱连接变为强连接,保护个人信息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数字世界入场资格、保护我们的数字人格。一旦个人的数字形象被污损、数字人格被侮辱,那么我们在网络世界就无法立足了,甚至迁延到线下世界。而网络暴力、『开盒』,都打破了网络社会关系生产的动态平衡性」,李胜怀说。

    供应链 微信 甘肃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生不如死加剧…经济差 中国青年「不婚不生」成主流

    2025年7月6日

    甘肃幼儿园血铅案有人投毒? 复旦教授:不排除

    2025年7月6日

    “赋红码”又来了?上海推出外卖骑手交通码舆论哗然

    2025年7月6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8

    凯特王妃罹癌若无好转…他揭应变计划 筹备葬礼代号曝光

    2025年6月11日6

    普亭纪录片 曝25年前就决定积极靠拢中国

    2025年5月4日5

    新西兰黄金签证吸国外富豪 美申请近半 中国居次

    2025年6月24日3
    不要错过
    汽车

    限时臻享价26万起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到店

    由 小电2025年7月6日0

    7月7日,我们从国内经销商处拍摄到上汽奥迪旗下首款基于PPC平台打造的全新中型轿车――奥迪A5L Sportback。该车已于此…

    「百亿导演」陈思诚仆街? 新片「恶意」票房遇冷 「无名之辈2」更惨

    2025年7月6日

    50岁林志玲不科学 1家3口游新加玻 雪白铅笔腿吸睛

    2025年7月6日

    35岁以上演员不能演古偶剧? 吴谨言将「届龄」 复出计划恐受阻

    2025年7月6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