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对下订单保持观望,美国、欧元区及亚洲多国制造业景气4月持续陷入萎缩,印度和菲律宾则逆势扩张,台湾则跌逾一年来新低。
美国供给管理协会(ISM)1日公布,4月制造业指数降至48.7,虽没有经济学家料想般那么差,但为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也仍低于象征景气荣枯线的50。
其中,进口次指针降幅为2023年底以来最大,显示企业抢进口的趋势进入尾声,订单次指针连三个月下滑,未出货订单也加速缩减,评估企业购买的价格次指针攀升至2022年6月来最高,反映生产端通膨压力加重。
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2日也发布,欧元区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略升至49,是32个月最高,显示制造业情势意外回稳,但景气还是处于萎缩领域。新订单次指针继续下滑,但产出次指针升抵51.5,为2022年3月来最高,显示虽然需求疲软,生产却持续增加。
亚洲多数国家4月制造业景气未见起色。标普全球公布,台湾4月制造业PMI从前月的49.8下滑至逾一年来最低的47.8,连两月萎缩;南韩则陡降至47.5,为2022年9月以来最低,企业的悲观情绪也达到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高点,生产和新订单次指针降幅是2023年6月以来最大,新出口订单次指针为去年10月来首度下滑。
在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景气都加剧萎缩,泰国4月制造业PMI降至49.5,马来西亚大降至45.4,景气都加剧萎缩,印尼更从52.4下滑到46.7,从扩张转为萎缩,菲律宾则受惠于即将举行的地方选举,4月PMI重返扩张区间的53。
印度是一大例外,4月制造业PMI略升至58.2,显示景气加速扩张,主因出口需求热络与产出增加。汇丰首席经济学家班达里指出,印度4月新出口订单大幅增加,可能暗示企业在适应不断改变的贸易环境与美国关税政策之际,生产转向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