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科技巨擘Google宣布,将与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核融合公司创建合作关系,同意在2030年代向CFS电厂购电,是这个新兴能源领域历来第二宗购电协议,也是Google首度购买核融合电力。
根据6月30日发布的声明,Google承诺向CFS公司设立于维吉尼亚州的核融合发电厂,通过多年购电协议(PPA),购买200MW(千瓩)电力。这座电厂发电量达400MW,足以供应大型工业设施、或约15万户家庭用电,可望为全球首座电网级的核融合发电站。
CFS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衍生公司,目前正在麻州兴建示范电厂,目标2027年激活,而为Google提供电力的电厂,则希望能在2030年代初完成发电准备。双方并未公布交易的财务细节。CFS共同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蒙高德强调,「这是个完整的PPA」,「我们生产电力,他们有义务购买」。
CFS在2021年曾向Google等投资人筹集创纪录的18亿美元资金。蒙高德说,Google的支持,向投资人社群和供应链传递出的消息是,核融合发电的商业应用日益有望实现,而这项购电协议也有助CFS后续募资。Google同意在CFS下一轮募资中增加投资,并签订选择权、未来可从CFS其他电厂购电。
Google先进能源部门主管特瑞尔表示,「我们乐于长期押注这个具变革潜力的技术,来满足全球能需求,也支持CFS迈向科学与工程里程碑」。
1950年代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原子融合来生产清洁能源。数10间公司致力于完善核融合技术、实现商业化,CFS被认为是最有进展的一家。
大型科技公司正竞相确保获得足够电力,以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除CFS外,Google 6月稍早也宣布,将继续投资加州的核融合公司TAE Technologies。而微软2023年与OpenAI共同创办人奥特曼投资的核融合公司Helion,签订购电协议。Helion核融合电厂发电量达50 MW,预计2028年上线。
核融合是将轻元素原子核加热至摄氏1亿度以上的过程,在此高温下,燃料会转变为电浆,使原子核融合并释放大量能量,进而转换为零碳排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