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欧洲电力市场供需失调,再生能源产出在日间供过于求,业者找到了解决办法:电池,运用储能技术提高供电稳定度,也带来庞大的投资机会。
欧洲的再生能源产出在日间供过于求,导致价格跌到负值,过剩发电量形成浪费,但数小时后,风力减弱或太阳下山,电价又回升,反映供需失调,导致价格剧烈摆荡。
三年前,卡斯尔顿国际商品公司(CCI)分析师团队开会,讨论如何利用欧洲电力市场负电价现象获利,CCI交易员不习惯的是,在不需要时储电、却又在价格上涨时卖出,比交易铜、原油等大宗商品困难多了,最后找到解决办法:电池。
CCI是大宗商品交易圈对公用事业级电池的早期投资者之一,近来竞争对手日增,包括重量级业者Vitol集团和托克集团(Trafigura),注意力已转向电池事业,先购买并保存电力,然后卖回电网,尤其锁定欧洲。
CCI已在欧洲的英国、荷兰和德国等再生能源密集地区,大买工业用电池资产,并已买下储电开发商S4 Energy BVvo Lower48 Energy BESS公司的多数股权,还打算参与投资一项潜在储电容量10 GW(百万瓩)的计划,预计2027年底前投入6亿至10亿美元。
交易员希望,这些投资有助于利用电价剧烈波动获利,而随着电池愈来愈便宜、性能也愈来愈佳,获利空间更大。皮洛说:「诀窍在于,必须在许多不同的地点,都备妥这些资产,才能从事这种大规模交易。」近年来欧洲再生能源欣欣向荣,储电投资步调却跟不上。如今利用电池与其衍生的交易机会,有助于缓解供电失衡的问题,具体做法是,在发电过剩时提高储电量,然后在可再生发电量下滑时卖出。
公用事业级电池的大小和外观近似于海运货柜,常坐落于大量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网的接口处附近,例如靠近苏格兰风电场或德国巨型太阳能电电池数组。
电池事业吸引投资人的地方,不只是能低价购入保存的电力后、再以较高价格卖出,还能以协助维持电网稳定的辅助服务赚钱。电池成本日益降低,加上技术改良能提高电池每单位的保存电量,并让业者更能抓准最佳时间点,把电力释出至电网,让获利最大化。
但进入这个市场最大的障碍包括:取得所需用地以及电网链接授权。若能克服这些障碍,并能善用电池成本日益降低的好处,电池生意展望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