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林志玲绝美登坎城红毯 气场全开强压小17岁周冬雨
    • 迈入30岁急了? 吴宣仪深夜发文求职:请各位导演看看我…
    • 肖战果然魅力难挡…「藏海传」开播收视登顶 观众评价竟都一样
    • 不甩坎城影展禁裸令 「欲望师奶」女星超丰满上围藏不住
    • 陈奕迅染新冠肺炎 微博疯传他骤逝 她怒斥说真相
    • 张哲瀚遭中国封杀求生 罕见吐心声
    • 孙俪拍戏戴结婚耳环 男星吐不愿和她拍吻戏惊人内幕
    • 「折腰」原着激情尺度大? 刘宇宁调侃:照原着拍大家都得进去…
    星期四, 22 5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老祖宗严选…非遗美食 年轻人沉浸式享受
    大陆

    老祖宗严选…非遗美食 年轻人沉浸式享受

    明鉴由 明鉴2025年5月4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从北京西四的包子舖到故宫的下午茶,再到前门的古风餐厅,带有底蕴的「非遗美食」不再「曲高和寡」,蜂拥而来的年轻人享受着穿越时光的餐点,沉浸在一场既古老又新鲜的文化盛宴中。「老祖宗严选」,果然名不虚传。

    北京青年报报导,「非遗」,一个看上去就带有底蕴、坚守和传承的词,与美食结合在一起会有怎样的火花?事实上,非遗美食早已拥有大量年轻「拥趸」。在各种社群媒体上,这类笔记、影片以万为单位计数,许多从业者更是早已将「非遗」作为打造品牌新势力的内在驱力。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享受受完全古代礼仪的宴会。(取材自北京卫视)

    ★故宫下午茶 得蹲点排号

    「等你回国了,我带你逛逛北京,感受一下首都文化美食圈的震撼。」章章正在为已经出国八年的好友策画在京游览的项目。对于好友唯一的要求「要吃好」,章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时候让『留子们』(留学生)开开眼界,品品什么叫文化底蕴的细糠」。

    章章表示,好友高中的时候就留学去了加拿大,偶尔回来过两次,对于北京美食还停留在家乡风味上。在与好友聊过之后,她发现她们对于「下馆子」这个事分歧还挺大。「她根本想像不到,现在北京的餐饮已经进化成什么样子了。好吃只是基本,没点特点和文化,都不好意思带远道归来的游子体验家乡的强大。」

    她打算上午先带好友去找西四那家她们从小吃到大的包子舖,来个早午餐;下午再去故宫坤宁宫边上,感受一下皇家宫廷下午茶;晚上必须去前门,这里有一家可以换装就餐的古风文化美食餐厅,将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这一天体验下来,不光好吃还出片,就算她回去了,看到这些照片也会被馋哭。」

    章章说,别看就是几顿饭,除了老字号包子舖等上十来分钟就能有位置外,其他的都得靠她费尽心思才能保证好友按计划全部体验上。「故宫下午茶就不说了,故宫门票预约靠抢,下午茶也得蹲点排号。就连晚上的主题餐厅都得提前十天才能约上,想要特别好的位置还得加钱。」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打扮成清宫妃嫔吃宴,别有一番风味。(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穿古人服饰 来一趟穿越

    的确如章章所说,不论是故宫下午茶还是前门的汉文化美食剧场,如今都是北京餐饮的「顶流」。在一些社群媒体上,光是「故宫下午茶预约攻略」就有超38万篇笔记。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穿上古人的服饰、体验一次或诗词唱和或曲水流觞的古人生活,这是许多年轻人向往的「穿越」体验,也是如今最为火爆的餐饮加文化的体验方式。包括北京在内,许多文化古城将非遗美食与之背后的文化融合,打造出文化体验餐厅。

    古卷造型的菜单;整套的漆木食盒;莲花执壶、莲瓣杯、爵杯、菱口杯等从先秦到明清各朝各代的知名酒具,仿雍正窑变红釉的碟盘餐具;昆曲、盘鼓舞、唐宫夜宴的席间表演;以及身着汉服、轻纱罩、昆曲、盘鼓舞、唐宫夜宴的席间表演;以及身着汉服、轻纱。当然,还有在各种古籍中留下名姓的美食。

    这里不仅有美食,还有美食的故事以及故事发生时的时代风韵。不仅能让每个顾客看到、吃到文化,还能将自己化身为其中的一分子。在这些餐厅,从一进门开始,饮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逐一展示出来。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在北京故宫喝下午茶,精致茶点令人惊叹。(取材自微博)

    ★汉文化餐厅 吃饭变文雅

    「我们提前两小时就来了,要排妆造。」来北京旅游的肖蓉特意选了工作日的一天中午来到前门宫宴。选择工作日来,也是因为平常这家餐厅非常难约。这是一家汉文化主题餐厅,工作人员都穿着汉服、轻纱遮面,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宴会现场。

    餐点是依照季节搭配某朝代的饮食风俗做成的整体套餐,每上一道菜不仅有文化背景介绍,席间还有表演可看。不仅能享受完全古代礼仪的宴会,还能换上古代造型、拍照打卡。肖蓉选了经典的宋代造型,闺密则早已选好了喜爱的明星的古偶剧造型,让妆造师按照图片给她复刻。

    「一顿饭吃下来感觉自己是古代的大家闺秀,连吃饭的动作都不禁文雅起来。有这样的体验真的很难得。」肖蓉表示,这家店在她心里种草了很久,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北京,也满足了心愿。

    「我当时想到宫宴能够成功,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成功。」宫宴的创始人行斌表示,作为全球首家汉文化美食剧场的宫宴,开业两个月就成了社交媒体上新晋的餐饮顶流,想去体验至少要提前7到15天预约。

    「我们也统计过,宫宴主要的客流是18岁到45岁之间,年轻女性顾客占比能到70%左右。」行斌表示,随着年轻消费者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宫宴这种在饮食上发掘传统「礼」文化的体验餐厅有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宫宴不仅在北京开了分店,还将门市开到了上海和杭州等地。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全聚德烤鸭店和平门总店的一位技师准备为顾客片切烤鸭。(新华社)

    ●只想靠非遗噱头赚快钱 恐遭市场反噬

    北京青年报报导,随着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年轻消费者对老味叠加传统文化的好感进一步提升。在非遗美食背后体现的传承、坚守和发扬光大的人文弧光,更是助推年轻人对非遗美食的追捧。

    有网友说,「最早认可非遗,还是因为李子柒。现在深入了解才知道,这非遗可太好了,简直是老祖宗严选」、「以前叫地方小吃、地方特色,现在知道了,这些都是非遗美食」。

    有数据显示,过去半年,抖音「非遗」的搜索指数年增200.7%。目前,抖音平台上的非遗话题累计播放量超317亿次,其中,非遗美食的话题播放量也已达到31.4亿次,仍在不断上涨中。小红书上,有关「非遗美食」的笔记已经超过75万篇。

    今年1月到春节前,美团上「非遗」主题团购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倍,以中国美食文化体验为特色的黑珍珠餐厅年夜饭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20%。

    北京一些老字号更是在这一东风的加持下变得更加抢手,包厢更是在过年时一间难求。拥有国家级非遗技艺的全聚德即使在初四的晚间,其位于前门大街的起源店,小桌和中桌的等位桌数超过了400桌,餐厅连通往二层的楼梯上都坐满了等位的客人。一些位于景点附近的北京老字号餐饮名店更是迎来了平时五倍左右的客流量。

    「第一次吃米村,就是因为他们派发的菜单页上写着『朝鲜族非遗』。」北京民众孙莫觉得,以前一说非遗,感觉就是「贵」,如今非遗美食通过连锁化,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行氏皇家菜的盛大宫宴,中华礼仪体验感拉满,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取材自皇家菜博物馆)
    米村拌饭专注在朝鲜族非遗美食。(取材自米村拌饭)

    「2021年,我们申报的朝鲜族石锅拌饭制作技艺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米村拌饭联合创始人魏延萍表示,米村拌饭将「朝鲜族非遗」作为品牌的内核标签,对非遗文化的传播不仅让其与传统韩餐形成差异化竞争,还通过文化认同感吸引消费者。这使其在众多速食品牌中脱颖而出,招牌石锅拌饭累计销售量超4000万份,2024年全年接待顾客人数超1亿人次。

    与米村拌饭一样,不少商家通过对非遗技艺的守正创新,藉当下文化消费、体验消费的东风,让原本的生意更上一层楼。「2024年火锅产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火锅赛道,海底捞、朱光玉火锅、八合里牛肉火锅、大龙燚等品牌,都纷纷打起非遗牌,以辐射更广泛社群。

    报导说,非遗的底蕴与厚重,让根植于此的餐饮从业人员们,不仅满足于只是把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承下去,而是要将其发扬光大。

    早在十多年前,身为御膳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行斌就已经为其传承的御膳技艺做了一个大动作—要让更多人知道御膳非遗技艺的底蕴有多深。

    行斌家族在北京海淀四季青创建了皇家菜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于2013年开馆,平时人们即使在故宫博物院都难以看到的御膳场所,在这里还原和再现。「倦勤斋」、「漱芳斋」、「春藕斋」等场景都是依故宫现存斋室1∶1仿制,观众在此可身临其境地感受皇家饮食文化。

    「当时皇家菜博物馆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约2074万美元),光是文化展示区就投资了数千万元,都是纯投入。」行斌表示,来这个博物馆参观不需要门票,也无须在其所在的餐厅消费,还可以参观。

    彼时,餐饮非遗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件「曲高和寡」的事。非遗技艺传承人在一些老字企业看来,更像一种荣誉加身,他们更专注于技艺的顺利传承。很少传承人花大力气对消费者科普非遗技艺背后的故事。

    办这样一个博物馆似乎并没有为公司的销售带来更多助力,但是这一看似「烧钱」的举措却得到公司内外的大力支持。在打造了皇家菜博物馆后,行斌发现,如今的年轻消费者非常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他想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御膳深度融合,于是创立了适合年轻人体验的全国首家汉文化美食剧场—宫宴。

    2014年,远在延边的魏延萍则朝着非遗美食传承的另一个方向努力。「米村拌饭在生产、创新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持朝鲜族美味、延边味道的正宗特色,因此在所有产品的研发环节,都有朝鲜族石锅拌饭非遗传承人的参与。即便是从延吉推向全国多地及海外,产品创新上往往需要结合不同地方的口味来进行,但依旧是把村饭作为基础。」

    魏延萍认为,美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在美食不断被更多人看到和品尝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时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了解。

    报导称,并不是挂上了「非遗」,商家就能高枕无忧。分析家认为,入选非遗对于商家而言,能帮助品牌更好地创建品牌形象、增加文化深度、传递品牌理念。与地标美食类似,非遗美食如何在文化的「引子」之外,寻根立魂、讲好故事、做强产品,则更为关键。

    「消费者心里其实是有一杆秤的,他们只要体验一次就能明白你到底是想要靠文化的噱头去赚快钱,还是想要认真传承传统文化、技艺,用心打磨自己的品牌。」行斌表示,类似宫宴的文化餐饮项目如今在各地也出现了很多,但事实上这类项目不仅能投入巨大,运营的成本也非常高,如果只是想靠这种项目挣快钱,做得不伦不类,反倒会遭到市场的反噬。

    【小档案】非遗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实践、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及技能‌,涵盖语言、艺术、技艺、习俗等无形文化遗产,被视为文化多样性与历史传承的内核载体‌。

    截至目前,北京地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3项。1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居中国第一。其中,北京拥有国内最多的国家级「非遗美食」。

    数据源:北京青年报

    故宫 春节 社群媒体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这场大战 中共真下场了

    2025年5月18日

    乱套了!广州郑州河北福建都告急;国库见底?中共放大消息令人心惊【阿波罗网报道】

    2025年5月18日

    旱涝急转 广西多地现罕见强降雨致洪灾 多人遇难

    2025年5月18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普亭纪录片 曝25年前就决定积极靠拢中国

    2025年5月4日4

    巴基斯坦拿客机当盾牌 以飞弹、无人机攻击印度

    2025年5月9日1

    防疫为名囚3子3年 夫妇逼孩「隔离」穿尿布

    2025年5月7日1

    习近平到访前夕 莫斯科遇袭主要机场被迫关闭

    2025年5月7日1
    不要错过
    娱乐

    林志玲绝美登坎城红毯 气场全开强压小17岁周冬雨

    由 云橙2025年5月18日2

    周冬雨出席盛装出席坎城影展。(…

    迈入30岁急了? 吴宣仪深夜发文求职:请各位导演看看我…

    2025年5月18日

    肖战果然魅力难挡…「藏海传」开播收视登顶 观众评价竟都一样

    2025年5月18日

    不甩坎城影展禁裸令 「欲望师奶」女星超丰满上围藏不住

    2025年5月18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