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着一道道好菜与真诚服务,愈来愈多厨师走出餐厅,走入民宅成为「上门私厨」。有网红厨师穿着轻便瑜伽裤,为老客户端上家常小菜;也有五星大厨拉来专业团队,商业宴席也能豪华上菜。月入万元的新型「烧饭阿姨」,正在改变大众对「厨师」的想像。
近年来,「上门私厨」像旋风一样席卷了社交平台。这股风潮吸引不少擅长料理的素人厨师投身其中,转型为炙手可热的「网红」职业者。许少武是成都一名「95后」,他凭着十年厨艺经验,从酒店厨师华丽转身,成为全职上门私厨,打开截然不同的职涯旅程。
封面新闻报导,1997年出生的许少武是广东珠海人,在厨师行业打拚十年的他,因为爱情,来到了成都。
刚来成都,他选择在一家酒店做厨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就业新赛道。许少武说,这几年来,自己收入相比之前翻了几番,每月收入能稳定地达到数万元。
「在一场商务宴请上,有位客人问我愿不愿意去他家做宴席,我就答应了,反响很不错,之后他也多次找我上门做菜。」随着业务愈来愈多,新的想法在他心中萌芽,他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上门做菜的视频,收获了不少粉丝。
2020年,以此为契机,许少武辞去酒店工作开始创业,一心一意深耕上门私厨行业。一年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团队,高峰时期,团队全职上门私厨大概有10多个,兼职的有几十个,还有兼职服务员,负责上菜和宴席服务,商务宴一次会去两个厨师和两个服务员。
竞争太大 价格更实惠
「客户一般提前一天预约,节假日则需要提前三、四天预约。现在生意很好,每天都有稳定接单。家庭商务宴请数量最多,在生日和节日时居多。」他介绍,客户以老客户为主,很多人从新客户变成了老客户。宴席以融合菜、粤菜、川菜等菜系为主,负责商务宴请的厨师都需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相应的资格证书。
他透露,团队的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客户自备食材和厨师包工包料。按照以前的价格,如果客户自备食材,一般8到10人一桌收费是680元到880元(人民币,下同,约122美元),厨师包工包料则按中餐最低200元每位,西餐最低400元每位的餐标进行收费。「现在竞争太大了,价格会更实惠一些。」
「下班,明天又是爆单的一天」、「这个点才下班,睡三个小时继续干」,这是许少武的朋友圈常态,忙碌的他和火爆的订单早已是家常便饭。
报导指出,作为入行十余年,从事上门私厨五年的从业者,许少武感觉到这两年行业产生了巨大变化。「竞争更加激烈了。」他坦言,两年前,上门私厨还算新兴行业,那时候从业人员并不多。而现在,选择上门私厨做菜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愈来愈多的厨师从饭店或酒店出来单干,靠技术做上门厨师,兼职和全职的都有。「我了解到的是五星级大厨愈来愈多了。」
他表示,由于入行者增多,也促使自己开始不断优化服务。「以前就是单纯地做好饭、收拾好厨房就离开,现在服务更加完整了,还会为客户提供餐具等,收拾和整理也更加彻底。」
这也为他留住了一大波老顾客,收入和订单量愈来愈可观,甚至经常出差接省内其他城市的单子。「以前是家庭宴请为主,这两年以商务宴请为主,收入比两年前翻了几番,月入几万块是没问题的。」许少武表示。
不过,相比之前,团队的人员却有所精简。「这是为了保持做菜的水准和品质。」他解释,以前有订单就派厨师过去,但客户反馈参差不齐,所以后面决定优化团队,保持技术的稳定性,只选择资深厨师,也是为了保证品牌的口碑。
他还谈到,行业的机遇与风险并存,从业者与客户之间也有「灰色地带」。
「上门做饭过程属于食品生产环节,如何保障服务品质和食品安全,是所有从业者面临的考验。此外,我们和客户目前主要依托社交平台私信创建联系,实际上对厨师和消费者双方都缺乏人身安全保护。」他希望,未来行业能愈来愈规范,可以参照网约车、家政等成熟的服务管理模式,确定行业准入门槛,完善支付方式、纠纷解决路径等事项,对整个服务过程量身定做质量评价和管理办法,推动行业长远发展。
上门做菜夯 家政公司抢
上门做菜的需求愈来愈多,潮新闻报导,在杭州,不少家政公司推出了相应的「上门烧菜」服务。比如三替集团组建了一支超百人的「做饭师」队伍,平均年龄约40岁,为杭州地区客户提供上门做饭服务。
做饭师单次服务时间为四小时,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除洗菜、备菜、做饭和洗碗外,烧饭师还需在服务时间内合理安排餐厅、客厅等区域的地面清洁与家居除尘。根据套餐不同,每次服务价格在200元以上。
「和传统意义上的保母不同,做饭师是三替员工制的服务产品,工作内容以做饭为主,保洁为辅,工作内容比较明确。也正因为如此,这支队伍更加容易做到规范化、职业化。 」 三替集团保母事业部负责人何迪汝说,为保证最重要的食品安全,公司不允许烧饭师自带食材或替客户代购食材,且在上门服务时须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包括厨师帽和一次性口罩、手套、鞋套。
无论是家政服务公司推出的上门烧菜服务,或是上门烧菜的「个体户」,都是在填补客户们对上门做菜的需求。「要根据实际需求去选烧饭师,卫生和口味以及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市民叶女士请过家政公司的烧饭阿姨,也找过年轻的上门烧菜师,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现在都是自己动手烧:「每个人需求不同」。
女穿瑜伽服上门烧饭 3菜1汤月入2万
清晨6点多,33岁的浙江姑娘潘来兮打车从九堡赶往滨江的一位客户家中,她要在7点前赶到客户的家,并为对方做一份三明治和一个减脂的蔬菜沙拉便当。她大大的帆布包里装着一次性防油烟口罩、手套、围裙和充电宝等装备。
登上热搜 也引来质疑
潮新闻报导,在网上,潘来兮被称为「阿绿」。关于她的「杭州姑娘上门烧菜月入两万」的标签意外暴红,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也为她带来大批关注与询问,同时也引来不少质疑与非议。
潘来兮的老家在丽水龙泉,目前她定居杭州九堡。从去年12月开始,她踏上上门做菜这条职业路,服务范围以杭州滨江、萧山一带为主,主要客群锁定在20至30多岁的年轻女性。
这天中午11点多,潘来兮赶到杭州滨江长河一个小区为她的第一名客户做饭。
两人结缘于小红书的广告贴文,对方是第一位主动联系她的人。初次合作后,客户当场支付了半个月定金,原因是一道红烧羊排太让人惊艳。从此,她们创建起稳定合作关系,至今,潘来兮每周要到这家做四次菜。
「她帮我介绍了不少客户。现在我的客户群比较稳定,一般每天只会排一到两单新客户,其他全是熟客。」她的客户中,有做自媒体的女主播,也有自由职业的年轻人,作息时间有差异。「有的通宵工作,睡醒是下午1、2点,我做好饭正好到了她的用餐时间。」熟客甚至会把家里的进门卡交给她。
从早到晚,潘来兮不是烧菜就是在烧菜的路上。平时,潘来兮的通勤方式是「地铁+步行」,实在赶不及才会打车:「我喜欢在大街小巷穿梭,像现在路边的花就很美,我觉得这些都能给我带来能量。」
「我没觉得辛苦,对我来说,做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她说。这份热情从她的朋友圈文本中可见端倪:「我应该就是天选做饭人吧。」
5月13日这一天,她完成7笔订单,6单是「三菜一汤」,1单是「四菜一汤」,到手646元。「订单一直是排满的,我一周只休息半天,每周还有一些团餐的订单。」
她入行第一个月收入是8000多元,此后月收持续破万,有时超过2万元。
报导指出,每天出门,潘来兮都会化上美美的妆,穿上瑜伽服。
她的社交帐号之下,不乏恶意评论,有人质疑她作秀、演剧本,也有人用低俗的文本攻击她。「我之前做过网络主播,这些已经能坦然面对,反而是我的朋友们会忍不住会去评论区回怼。」她说,无法改变所有人的想法,做好自己就好。对她来说,瑜伽服只是单纯的日常穿搭,「瑜伽服穿着很舒适,仅此而已。」
她坦言,社交平台上记录上门做菜就是想要曝光度、想要流量,想把生意做更大。「这些流量,能让我更有动力工作,我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做好每一道菜,服务好我的每一个客户,踏踏实实地去挣钱。」
单枪匹马 接单量有限
潘来兮目前没有团队,每天接单量有限,添加客户也需在不影响原有服务品质的前提下安排。
去年底,她曾接下公司聚餐的订单,是唯一一次请男友协助。「本来想推掉,但客户执意要我去做,最后我们两人一起完成了三桌菜。」她笑说,与其说喜欢这样的场面,不如说更偏爱为普通人家做一日三餐。
为了让客户们安心,潘来兮在食品卫生和安全方面格外小心。「一些容易造成消化道负担的菜品,客户下单时我会做事先沟通。另外,做菜全程戴口罩、围裙和手套。」她还办了健康证,定期做体检,体检报告也随时可以向客户出示。
若遇上菜品不满意、服务不满意,潘来兮也会退款和道歉:「客户的圈子不大,口碑和信任都很重要。」
在客户眼中,她是新型态的「烧饭阿姨」——年轻又专业。客户徐女士回忆:「一开始就想找个烧饭阿姨的,刷到了她就约来试试看。」
对于「烧饭阿姨」的称呼,潘来兮并不排斥。「本质上是差不多的,我的优势就是在做菜时更懂年轻人的胃。」她说,许多年轻人有减脂、异国风味等特别需求,传统烧饭阿姨可能难以胜任。
与传统家庭厨师相比,她认为自己多了一份「边界感」,偶尔也能为客户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她说,年轻人之间会有共同话题,哪怕是做完菜的几句寒暄,也会觉得舒适。